鲸鱼的秘密

综艺美国2021

主演:西格妮·韦弗,詹姆斯·卡梅隆

导演:内详

 剧照

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2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3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4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5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6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3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4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5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6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7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8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19鲸鱼的秘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6 05:14

详细剧情

  西格妮·韦弗将担任国家地理4集纪录剧集《鲸鱼的秘密》(Secrets of the Whales,暂译)旁白。詹姆斯·卡梅隆担任该剧执行制作人。该剧将记录鲸鱼的生活方式,及它们在不断变化的海洋中所面临的挑战。该剧将于2021年4月22日地球日播出。

 长篇影评

 1 ) 目之所视,叹造物之伟大;心之所感,思永续之重要……

目之所视,叹造物之伟大;心之所感,思永续之重要……

首先要说,是“鲸”不是“鲸鱼”也不是“金鱼”。

鲸目(学名:Cetacea)是哺乳纲下设的一个传统分类单元,包含现存约90种体态似鱼、皮肤裸露的水生哺乳动物和它们已灭绝的早期亲族,统称鲸类或鲸豚类,习惯上体型大者称鲸(英:Whales),小者称豚(英:Dolphins)。大部分栖息于浅海,少数几种栖息于淡水。

鲸类的形体构造和生活习性明显异于任何哺乳类,故长期单列为一目。其祖先和演化史一度存有争议,但随着相关研究不断进展,现已充分证实鲸类由5000万年前的陆生偶蹄目入水后演化而成。DNA测序显示鲸类与河马互为姐妹群,二者构成的分支又与反刍亚目互为姐妹群。为避免偶蹄目成为并系群(即缺少部分演化支),现行分类将鲸目归入偶蹄目,降级为鲸下目。

为适应水下环境,鲸类的前肢进化为鳍,后肢退化,并生出水平的尾鳍。鼻孔移生至头顶,须每隔一段时间将鼻孔露出水面置换氧气。无耳廓,但听力极佳。鲸类的两大支系——须鲸和齿鲸,在3400万年前分化。须鲸现存约15种,口内无齿,上颌有帘幕般的角质鲸须,滤食磷虾、小鱼等;普遍体型巨大,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类动物。齿鲸现存约75种,口中多有利齿,捕食鱼类、头足类等;总体上体型较须鲸小,且不同种类间差距较大;拥有发达的声呐系统,活动时主要依靠回声定位功能;部分种类智商极高,甚至具备复杂的情感。

鲸类每胎仅产1崽,生长期长,在人类侵害下1/4的种类濒临灭绝 。尽管国际捕鲸委员会自20世纪80年代起规定禁止商业捕鲸,但冰岛、挪威、俄罗斯、日本等国仍在大量猎杀鲸类。

鲸类为现代哺乳动物中最适应水中生活者,在从陆生向水生转变的历程中,演化出近似鱼类的外形,同时体毛退化(一些鲸类的初生幼体的吻部仍有少量刚毛,大部分种类在成长中褪去,小部分种类保留终身),汗腺和皮脂腺也随着鲸类最终完全水生而退化。

鲸类身躯肥圆,略呈桶状,侧看呈流线形。多数种类颈椎愈合,头与身体直接相连,无法在身体不动的情况下扭转头部。前肢特化为鳍状肢,内部仍有趾骨残留。后肢完全退化,仅存 1 对小骨片。躯干后部为尾柄,尾末左右两端扩展形成水平的尾鳍,可上下摇摆,推动身体前进。多数鲸类长有背鳍,立于脊背后方或背中央。眼小,无瞬膜和泪腺,视力较差。无耳廓,仅有微小的耳孔,但在水中和空气中均有良好的听力。外鼻孔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用肺呼吸,肺左右各 1 叶。胃分 3 室。除淡水豚外的鲸类都有 1 层丰厚的脂肪,借此保温、减少身体比重和增加浮力,有助于游泳和出水换气。气管和食管完全分离,因而不能用嘴呼吸。

须鲸口内无齿,上颌两侧各有 150-400 缕角质鲸须;鲸须的颜色、数目和形状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它们利用鲸须在海水中滤食磷虾、小鱼、头足类和贝类,食物直接吞入腹中,不加以咀嚼。须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一类动物,且雌性大于雄性。须鲸中最小的小露脊鲸体长也超过 5 米,而最大的蓝鲸更是史上最大的动物,可达 33 米长、近 200 吨重。须鲸头部极大,如露脊鲸科的头可达体长的 1/3,最多可占体重的 40%;头顶偏后处有一对(两个)外鼻孔;仅有 1-2 对肋骨与小型胸骨相连,无锁骨;鳍肢一般 4 趾;所有须鲸均有盲肠。须鲸通常喜欢温度较低且食物丰足的海水,会游到赤道附近产下后代,在此过程中可数月不进食,以其脂肪储备为能量来源。

齿鲸有各种形状的牙齿,如圆锥形(海豚科及抹香鲸)、铲形(鼠海豚科)、钉形(白鲸)、长矛形(独角鲸)等;雌喙鲸的牙齿隐于牙龈内,大部分雄喙鲸只有 2 颗短牙;雄独角鲸和 15% 的雌独角鲸有突出嘴外的 1-2 颗长牙,构成牙齿的百万个细胞能感测水温、压强及盐度。齿鲸捕食鱼类、头足类、甲壳类等,和须鲸一样不会咀嚼食物;某些齿鲸(如虎鲸)会捕食哺乳动物,猎物包括鳍足类和其他鲸类。齿鲸的体型差异较大,从 1 米长的侏海豚到 18 米长的抹香鲸不等,多数种类雄性大于雌性。许多齿鲸为两性异形,外貌因性别而有很大不同,可能是为了便于雄性求偶或彰显攻击性而形成的。齿鲸的头顶偏后处有单个外鼻孔(抹香鲸的外鼻孔位于头部左前方);鳍肢一般 5 趾;拥有相当发达的声呐系统,并可用额隆(头顶前方的脂肪组织)进行回声定位。它们的听觉十分敏锐,甚至有些失明的齿鲸可以只靠听觉存活。除恒河豚外的所有齿鲸均无盲肠。部分齿鲸极善潜水,如抹香鲸与柯氏喙鲸可下潜至 2000 多米深的海域,憋气一两个小时。

鲸类拥有敏锐的声呐系统,能利用回声定位功能,发出声波信号觅食和通讯,人类发明的声呐就是通过鲸和海豚的声呐原理发明的。鲸类依靠敏锐的听觉在水下生存,但须鲸和齿鲸在听觉能力上却展现出巨大的差别。须鲸能接收到频率低到人类难以察觉的次声波,这使得它们可以远距离沟通,而齿鲸的情况正好相反,它依赖超声波,这种声波的频率太高以至于人类无法听到。发表在 2017 年 6 月《当代生物学》杂志的报告称,研究人员从灭绝的早期鲸类化石中找到了证据,证明鲸类听觉能力上的差异是进化为完全水生动物后才出现的;水陆两栖的史前鲸类的听觉系统,与它们的陆地近亲更为相似,甚至是猪、河马、骆驼等动物。

鲸对声呐的使用频率比海豚的低得多,作用距离也远得多。海豚声呐的灵敏度很高,能发现几米以外直径 0.2 mm 的金属丝和直径 1 mm 的尼龙绳,能区别开只相差 200 ps 的两个信号,能发现几百米外的鱼群,能遮住眼睛在插满竹竿的水池子中灵活迅速地穿行而不会碰到竹竿;海豚声呐的“目标识别”能力很强,不但能识别不同的鱼类,区分开黄铜、铝、电木、塑料等不同的物质材料,还能区分开自己发声的回波和人们录下它的声音而重放的声波;海豚声呐的抗干扰能力也是惊人的,如果有噪声干扰,它会提高叫声的强度盖过噪声,以使自己的判断不受影响。海豚声呐还具有感情表达能力,已经证实海豚是一种有“语言”的动物,同类之间正是通过声呐系统“交谈”,它们的声呐系统分工明确,有为定位用的,有为通讯用的,有为报警用的,并有通过调频来调制位相的特殊功能。

终身在极度黑暗的大洋深处生活的动物不得不采用声呐等各种手段来搜寻猎物和防避攻击,它们的声呐性能是人类现代技术所远不能及的。解开这些动物的声呐之谜,一直是现代声呐技术的重要研究课题。

以上这些关于鲸的知识是我们可以在网路上或者其他纸质的文献中很容易找到的,但是看着或者听着这样单纯的文字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可能是不直观,可能是无法想象,可能是很难建立起画面联系,所以才有了今天要说的这样的纪录片。

西格妮·韦弗将担任国家地理4集纪录剧集《鲸鱼的秘密》(Secrets of the Whales,暂译)旁白。詹姆斯·卡梅隆担任该剧执行制作人。该剧将记录鲸鱼的生活方式,及它们在不断变化的海洋中所面临的挑战。该剧将于2021年4月22日地球日播出。

总的来说,难得一见的画面在这部影片中随处可见,普通人很难实现的水下与鲸类族群共游,无论是在新西兰,还是澳大利亚,甚至是极地,这些地方的水域中都有自己独特的鲸类族群,而这部纪录片就是以族群为研究主体,对于鲸类族群之间,族群之内的地位、分工、种族延续、学习交流等多种情况进行分析,就算是无法指导鲸类语言的奥秘,但是单纯的观察都获益匪浅,而面对现代文明对于海洋的逐渐入侵,鲸类的生存空间被挤压,鲸类的生存方式也在不断改变,这些都是值得观众去思考的,更不用说整个纪录片没有喧宾夺主的配乐和旁白,看着体型庞大的,看着体型小巧的,看着拥有极大的智慧的,看着看起来很傻乎乎的,各种各类不一而足,十分治愈,如果你希望了解关于鲸类的一些知识,而又不想去翻阅枯燥的文字文献,个人觉得这部纪录片值得一看,个人评分9.3分,推荐指数五星。

 2 ) 珍贵的海洋之心,鲸类的文化

感谢摄制组让我们可以无比接近海洋里的鲸类,它们会让你感受到“爱意”“友善”“接纳”最真实的样子。它们之间有最纯粹的情感流露,纯粹到人类世界几近消亡,这种原始的情感在深海中依旧延绵未绝。

亲情的连结让鲸类有着家族的强大庇护,相互扶持鼓励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彼此间交流协作,爱意满满,一代又一代生存技能的传承,使鲸类得以延续着它们独有的多彩文化。

你将会感受到鲸类对于其他物种的接纳与友善,惊讶于它们的开放与融合,太多人类世界里真挚可贵的品行,在它们身上熠熠生辉,让人感慨它们是多么美好动人的存在。

它们和我们一样,有丰富的情感,有感受惬意和痛苦的能力,它们生活的海洋正面临着越发严峻的问题,想让这些动人的海洋生命长存于此,需要我们刻不容缓的行动支持。

避免过度包装,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低碳出行等等,我们每一个小小的调整,都会汇聚成善行的巨大能量,最终回馈于我们人类。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和我们人类一样,平等的共享着地球母亲的馈赠,做为孩子,做为手足,我们理应感恩、互助和回馈。

 3 ) You can just feel the intelligence

《追踪海洋巨兽》里,探险家兼导演Patrick说,seeing them makes my heart race. 相比《鲸鱼的秘密》,那部纪录片有些啰嗦,自说自话,但他的真心毋庸置疑。

神奇的鲸鱼们,as bigger as a bus, as sensitive as a lamb. 本片记录了罕见的投喂鳐鱼给摄影师的虎鲸,摄影师看着它,它也看着他,发现他并不识货,于是把鳐鱼叼回去了。在其它纪录片里看过海豹的相似行为,一位摄影师在南极水下工作,游经的海豹以为他是捕食能力过差的海洋邻居,活捉了只企鹅抛给他,看他不接,把游走的企鹅咬回来,还是不接,帮他撕开了扔给他,仍然不接,觉得他无药可救,终于扬长而去。这难道不比看它们被训练的拍手转圈更可爱吗?多少人对动物有这么爱管闲事而一管到底的关切呢?相似的,本片中的白鲸群遇到走失的小独角鲸,它甚至还不知道如何捕食,如果留它独自生活将必死无疑,白鲸群二话不说地接受了它,护着它共游。还有用P字气泡网捕鱼的座头鲸群体,集体捕鱼对它们来说是进食也是社交,像是与好友约饭聚餐。

Patrick在《追踪海洋巨兽》里还说,you can just feel the intelligence. 只是feel,因为人类知道的太少,想知道的人也太少。还没有真正了解这些动物的智慧,就无知而狂妄地安置它们的命运。还要给地球的命运下无药可救的结论,转而想着外太空如何宜居,那里有哪些稀有的元素矿产可以用来生钱。没有贯穿对自然的崇敬,能去多远?能待多久?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难以遏制,陆地将渐渐被淹没,难道海洋和在其中生活的生物们不更值得了解和探索吗?

Luna(鲁拉)是一头虎鲸明星,它和家人走散之后停留在加拿大的一个海湾,接近人类,追随人类,是热衷和人们嬉戏的社交狂魔。渔业部门和当地的原住民在如何处理它的论战上没法达成共识,为各自的坚持奋力争夺。抢夺它的那天,可能是它最开心的一天,这么多人和船要跟它一起玩,它甚至开始蹦跳翻越,就像和鲸群们在一起时那样。为了让Luna 减少对人的依赖以及人类活动对它的影响 ,当地颁布了保持距离的规定条例。一位接受采访的大妈无奈地说,看到Luna 靠近她的船,忍不住和它对视了,我触犯了条例… 最后Luna 消失了,据说是死于船只的螺旋桨,人类一厢情愿的接近和帮助常常是好心干坏事。

相似的,来自墨西哥海洋馆的Keiko,因为参演电影《Free Willy》大受关注。经过各方人士的努力和奔走,终于回到老家挪威海域。《Long Gone Wild》里接受采访的科学家记得,它回到大海与野生虎鲸的初次接触,十五头经过的虎鲸对它表示好奇,均分三路来见它。中间的前方部队保持距离和它进行交流,两侧的两队静候佳音或突发状况,但Keiko没有任何反应,被人类豢养的它已经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和意愿。二十多年没有和同类有任何沟通,形单影只的它只想找人类玩耍,将玩具围拢在身边入睡,再也回不到族群之中。《Long Gone Wild》里还说到水族馆的白鲸反常地跳出水面尖叫,只是为了吸引饲养员的注意。后来,Keiko没过几年就死于肺炎,在它短暂的一生里,它努力完成了人类让它做的所有事情。

虎鲸和人类很像,生活在社群/社会之中,有活泼勇敢精诚团结的好品格,甚至比人类更极致更专注。它们可以在清醒的同时休息,一半大脑睡觉,一半大脑工作。这么说来,它们的一生都在思考,真正的生命不停思考不止,也许懂的不比人少甚至更多。它们一大家子共同抚养呵护新生儿,成年之后也不离开族群。当母亲外出觅食时,姐姐/表姐/堂姐就成了保姆和保镖。如果幼儿不幸身亡,母鲸会驮着尸体游上数十天。《黑鲸》里一位曾经从事捕鲸工作的受访者说到目睹母鲸与幼鲸被强行分开的场面,泣不成声。

片中也说到阿根廷虎鲸族群的独特捕食行为,冒着搁浅自己的风险捕食海滩上嬉戏的海豹海狮幼崽。小虎鲸得学习这项技能,把背鳍藏好,用海草练习。它的奶奶会静候在后方保持关注。如果小虎鲸没有抓准潮汐的节奏,冲滩时不幸滞留,奶奶会让它挣扎一会儿,面对现实的难也是必要的学习。就是这么言传身教,也深刻地懂得work smarter not harder。俄罗斯海域的虎鲸在捕猎时选择有节奏地撞击,将其它鲸类幼崽按入水中溺死,或从侧面切入,一头头轮流撞压来征服比它们更大只的座头鲸。挪威海域的虎鲸面对捕鱼业的大网和垄断,选择了跟着收网的渔船蹭吃鲱鱼。曾经,它们的习惯是把鲱鱼赶到海面,游入鲱鱼群,用尾鳍击昏它们,分享美餐。哪怕5磅10磅的牙缝肉,它们都会咬开均分,不更接近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

像黑白相间的外形,虎鲸也有性情凶猛,恶毒残忍的一面。捕食不全因为饥饿,可能是娱乐,一边游一边玩儿似地吞吐并没什么肉的水母。捕杀海豹海豚时反复玩弄折磨戏耍,不给个痛快,进了嘴只吃一点就扔了。捕食其它鲸类的幼崽比如座头鲸灰鲸,甚至只吃舌头而已。到底是精致挑剔还是残酷冷血?有意思的是,阿根廷的虎鲸不屑于吃的海狮内脏大肠飘到海滩会成为其它小海狮的玩物。有时候,虎鲸会冲向小海狮小海豹群但是迅即撤退,不确定是在玩耍恶作剧还是让它们放松警惕,以便之后的抓捕。

虎鲸买卖和表演在北美早已明文禁止,而中国才刚刚开始,各海洋馆海洋公园向俄罗斯狂买虎鲸白鲸,运回国内,关在水缸里表演。2019年的《Long Gone Wild》讲述了虎鲸表演贸易的历史,简直就是拍给中国人看的,当下国内的海洋公园们正是在娱乐至死地言传身教:abusing nature is ok. 不把鲸当鲸,要怎么把人当人?

很可惜,在新西兰旅行时没看到虎鲸,听说新西兰的虎鲸尤其外向,叫声会有很重的鼻音,新西兰的独特口音,科学家说,在船上弯腰看它们的话,它们会通过水面看到扭曲的人脸,接着跳出水面,热情互动。有生之年希望能去北欧和南美看看虎鲸,远远地看着足以,看看更为快乐,生动,自然的它们。

 4 ) 鲸鱼的秘密 影评

总共四集的纪录片,分别是虎鲸,座头鲸,白鲸,还有抹香鲸。

配音的女主就是阿凡达里面的科学家,在阿凡达2里面是杰克收养的孩子。监制的是导演卡梅隆。都是熟悉的面孔,很亲切。从中也看到了非常多阿凡达2的影子,比如图鲲每年的巡游,作曲,就很像座头鲸,图鲲很大的鳍也和座头鲸很像,而阿凡达2中洛阿克帮忙解救独身的图鲲则像极了人类拯救被渔网缠住的虎鲸。图鲲非常友善,不伤人,则像极了自然界中的虎鲸的角色。而且影片中的鲸鱼都是母系社会,一个族群的首领都是雌性。

在阿凡达2里面,则是加强了纳威人和海洋中生物之间的纽带,她们之间能够互相交流沟通,分享喜乐。

虽然我之前看过很多的自然纪录片,但是这个影片还是提供了很多不一样的角度和更多有关鲸鱼们的神奇秘密。比如虎鲸独特的捕猎方式,南极洲这种小型的特殊的虎鲸是我从来没见过的。还有座头鲸神奇的作曲和大迁徙,而且竟然她们去了南极洲饱餐之后可以好几个月什么都不吃。还有白鲸的可爱,以及在石头上挠痒痒,还有她们收留落单的独角鲸。再加上本来就是最神秘的抹香鲸,她们向下潜水的过程是那么的安静,但充满力量,自由自在,甚至让人有点崇拜了,她们在这么大的深海里面,竟然能如此惬意生活。

本来是抱着和之前看自然纪录片一样的期待,但是看完发现超出我的意料。影片提供了那么多之前所有纪录片没展现的事情,让我发现鲸鱼的世界是非常的复杂,有那么多人类难以理解的事情,而且她们也非常的智慧,不禁又对这种神奇动物多了分敬畏吧。

 5 ) 豆瓣9.5,历时三年的顶级好片,每一帧都震颤灵魂

不久前上映的《阿凡达:水之道》,将人们的目光再次投向“卡神”——

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一个“玄学”,詹姆斯·卡梅隆与大海之间似乎有着特殊的缘分。

无论是《阿凡达:水之道》,还是曾经刷爆影史票房的《泰坦尼克号》,都离不开大海,还有他早年间的深海探险电影:《食人鱼2:繁殖》和《深渊》。

卡梅隆对大海的痴迷几乎贯穿了他的电影创作。

其实,除了导演,卡梅隆的第二个身份就是海洋探险家。以至于很难界定他是兼职海洋探险的电影人,还是兼职电影的海洋探险家。

卡梅隆从小痴迷大海,童年梦想就是当一名潜水员。

如今他组建了自己的海洋探险队,也算实现了童年梦想。

2012 年,58岁的卡梅隆更是独自一人乘坐潜艇“深海挑战者”号下潜至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成为单枪匹马潜至“地球最深处”的第一人。

也正是卡梅隆多年海洋探险的经验,才启发了《阿凡达:水之道》。

片中虚构了善良的海洋巨兽图鲲,原型就是鲸鱼。

其实在拍摄《阿凡达:水之道》的同期,卡梅隆还悄咪咪监制了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纪录片《鲸鱼的秘密》

把一部自然纪录片拍出奇幻故事感,不仅引人入胜催人泪下,还顺便得了个艾美奖,也只有卡神能做到了。

无论你是看完《阿凡达:水之道》意犹未尽,还是同样喜欢大海与鲸鱼,这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优质纪录片。

从片名就可以看出,这部纪录片介绍的是鲸鱼不为人知的一面,绝不是简单的老调重弹。

片中提出一个震撼的新发现:鲸鱼是有文化和语言的!

不同的鲸群有不同的语言和传统,而且像人类一样代代传承。

不夸张的说,如果鲸鱼有手,可能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相当高的文明了!

这颠覆了大多数人对鲸鱼的想象。

有卡神坐镇,影片画面绝对有保障,养眼程度不输BBC,每一帧都能当壁纸,也难怪豆瓣评分9.5

不仅仅是监制,詹姆斯·卡梅隆还在每集的结尾现身,点评这一集里鲸鱼世界的神奇和种种不可思议。

这部纪录片无疑提供了一个了解卡梅隆的特别角度。

《鲸鱼的秘密》另一个惊喜是旁白

由出演过《异形》和《阿凡达》的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担任。

说到鲸鱼,还有多少人觉得鲸鱼是一种鱼?其

实鲸鱼和我们一样,是哺乳动物。

只不过大多数哺乳动物是从水里进化到岸上,而鲸鱼比较叛逆,上岸待了一段时间又回水里了。

鲸的拉丁学名,来自希腊语中的“海怪”一词,可见古人对这些海洋巨物的恐惧。

像体型最大的蓝鲸,可长到33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也是很多海怪传说的源头。

座头鲸与人类大小对比

鲸鱼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温柔的“巨人”,但偶尔我们也会在新闻里听说,海洋公园圈养的鲸鱼攻击训练员的杀人事件。

还记得2010年2月24日,美国奥兰多海洋馆中,训导师布兰切在结束表演后,被虎鲸提里库姆拖入水中攻击而死的新闻轰动一时。

虎鲸英文名Killer whale,翻译过来就是杀人鲸。

听起来很可怕,但在自然环境中,没有任何一起虎鲸杀人的记录,虎鲸杀人事件都发生在海洋公园里。

因为虎鲸是一种具有高智商的动物,能够从镜子中分辨出自己,是少数几种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之一。

常年被圈养在狭小的水池中还要被迫表演节目,会导致虎鲸出现精神问题。就像把一个人常年关在10平米的牢房中,还要被训练,不疯才怪(再次呼吁拒绝动物表演)

相反,在自然环境中,虎鲸却对人类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友好。

要知道它们可是连大白鲨都敢猎杀的海洋霸主。但在面对人类时,虎鲸仿佛在说:我们很相似,可以做朋友。

在《鲸鱼的秘密》中,摄影师布莱恩与虎鲸就有一次奇妙的邂逅。

原本在一旁拍摄虎鲸的他,竟然得到一头雌虎鲸“一起吃饭”的邀请,这头雌虎鲸突然游到了布莱恩身边,松口把嘴里的鳐鱼吐出来放在他面前。

显然,赠予食物是一种社交。

雌虎鲸的眼神还流露出对布莱恩的关切,仿佛在说:你太瘦了,来,这条鱼请你吃。

过了一会,这只虎鲸看布莱恩迟迟没“领情”,以为他不喜欢吃鳐鱼,就游回来把鱼叼回去了。

仿佛在说:你不吃我拿走了,别浪费了。

自然环境中的虎鲸就是如此的霸气和可爱,这不比海洋馆表演有趣一百倍?

虎鲸虽然是站在海洋食物链顶端的霸主,然而人类布置在海底的钓绳却成了它们最大的生存威胁。

每年都有近千头虎鲸,因为被钓绳缠住而溺亡。

拍摄《鲸鱼的秘密》时,就遇到一头雄性虎鲸就被钓绳缠住危在旦夕。

摄影师布莱恩果断出手解救,用小刀割断了缠住它的绳索。

这头体长8米的虎鲸,一个甩尾就能轻而易举杀死布莱恩,但它知道人类是在帮它。

说到文化,不同海域的虎鲸群有着不同的捕食技巧,还会传授给下一代,就像不同地区的人类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代代相传。

例如巴塔哥尼亚北部的虎鲸群就有独门绝技:在沙滩上抓海狮。

40多岁的虎鲸外祖母会将这门绝技亲自传授给小虎鲸,还会不厌其烦地带着小虎鲸练习技巧。

对于这个虎鲸群来说,这就是它们的“传统文化”。

虎鲸可能是最聪明的鲸鱼,然而最会唱歌的鲸鱼必须是座头鲸。

与虎鲸不同,座头鲸不是群居动物,但是每年都会有一批座头鲸,自觉聚集在阿拉斯加合作捕鲱鱼。

它们捕鱼的方式非常梦幻:用气泡来结网。这个活动很像座头鲸的传统节日。

同样是泡泡结网法,不同海域的座头鲸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南极洲的座头鲸捕食磷虾时,做的泡泡网就像鹦鹉螺般优雅美丽。

座头鲸的文化还体现在复杂的“语言”,它们以歌声闻名,甚至还出过唱片。

座头鲸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妈妈“学说话”。

近期甚至还有惊人的发现:座头鲸会利用珊瑚环礁来放大自己的歌声。

它们把珊瑚礁当成一个天然的圆形剧场,对着珊瑚礁唱歌,向外投射声音,就像歌剧院中的男高音。

不同海域的座头鲸,还会远距离交流各自创作的歌曲。

澳洲西海岸的雄座头鲸的歌声可传至3000米之外,远方的座头鲸就学会了它的歌曲。

每年,雄座头鲸都要创作一首新歌供大家传唱,是不是有点可爱?

别的鲸鱼可能难得一见,但是很多人都亲眼在海洋馆见过白鲸

它们就像大海中的天使,总是面带微笑,白鲸还是唯一能像人类一样转动头颈的鲸鱼。

白鲸堪称是词汇量最大的鲸鱼,也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能模仿几百种声音,甚至还有人类饲养的白鲸模仿人类说话,“鲸中鹦鹉”非它莫属。

不仅如此,白鲸还非常善良。

片中的一群雄白鲸就收留了一只迷路的小独角鲸,如果没有这群天使,小独角鲸就会因不知道如何捕食而饿死。

像这样跨种收留孤儿,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

如果说白鲸是最善良的鲸鱼,那么抹香鲸就是最神秘的鲸鱼。

它那诡异的睡姿就称得上是海中奇观,睡着的抹香鲸群直直地悬在海中几个小时,就像一根根12米长的树木。

就连抹香鲸喜爱的食物大王乌贼,也十分神秘:一种极少被拍摄到的巨型深海乌贼,身长相当于一个成年男人。

抹香鲸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吃了大乌贼,无法消化它们的嘴,肠道分泌出一种蜡状物,将那些硬壳的残渣包起来,慢慢地就形成了一团被称为龙涎香的东西。

抹香鲸也有语言,多个家庭组成的抹香鲸群有着共同的语言。

它们交谈的声音听起来像是摩尔斯电码(发电报的哒哒声),不愧是最神秘的鲸,连聊天都自动加密。

抹香鲸头骨中,藏着全世界最大的生物声呐系统。

就像蝙蝠一样,它们会发出一系列咔哒声,通过传回的声音来锁定猎物的位置,高达230分贝,强度足以震裂人类的耳膜。

片中跟踪拍摄了一头名叫“希望”的小抹香鲸,它出生在多米尼克(位于东加勒比海)的一个全部是雌鲸的族群中。

摄影师与抹香鲸宝宝近距离互动的画面非常珍贵。

这在自然环境中十分难得,因为抹香鲸极为害羞,很难接近。

有时摄影师靠近拍摄时,抹香鲸也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不欢迎他:

排泄鲸鱼粪便,这招不知道是不是跟乌贼学的?

这部纪录片无疑是他对大海和鲸鱼的一场深情告白。

如果没有这部《鲸的秘密》,我们或许很难对“图鲲是有文化的”理解的如此深刻,也不会当图鲲被捕杀时产生强烈的共情。

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鲸鱼和人类的相似度如此之高,它们也像人类一样尊老爱幼,重视亲情友情,各个鲸群传承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语言。

人类和鲸鱼应该成为朋友。

然而,今天鲸鱼面临最大的生存威胁却是来自人类,每年都有很多鲸鱼死于人类在海底布置的捕鱼网和绳索,一不小心就会被套住无法挣脱,继而窒息而死。

不禁又想起那头邀请摄影师共进晚餐的虎鲸,多么慷慨可爱。

身为人类,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停下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本文作者:RAMA

 6 ) 北冥有鱼

好喜欢,好感动,鲸鱼爱好者狂喜!一直都非常喜欢这种巨大的、友好的、悲悯的生物。一鲸落而万物生。。。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看了这部纪录片就越发能理解,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人类之小,何以理解鲸鱼之大?何以理解大海之广?何以理解生命传承亿万年之奥妙?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社会、文化、人际关系,不过是沧海一粟,是被奇观化了的生命常态,鲸鱼自有他们组成群落的方式和理由。

在看到虎鲸把食物投喂给潜水员,看到座头鲸的歌声口口传唱(像不像先民的民歌与史诗?),看到白鲸接纳迷路的独角鲸成为群体的一员,看到抹香鲸发出短促的咔哒声,彼此交流,看到鲸妈妈和鲸宝宝相依为命,反复贴贴,真的好感动!是一种生命原初的感动!

鲸鱼的友好以及环境友好,都会让我想到也许我们不需要探索外星球,在地球上本身就有比人类更“先进”的物种,就像片中一位专家说我们对深海的了解远逊于对火星。深海的黑暗和巨大的水压甚至比外太空的恶劣环境更加难以克服,而那黑暗的海底该是怎样多彩的世界?片中说抹香鲸下潜900多米,通过声呐系统感知周遭环境并捕猎,不是靠视力而是靠听力。或者说“声呐”只是人类用模拟听力的方式来对这种感知方式进行描述,那根本不是听觉,而是另一种超出人类五感范畴的感知。多有趣啊!佛教讲五蕴皆空,声色皆是蒙蔽,那么在黑暗的海底,抛却其他感知,只剩下“声呐”的鲸,不正是处在佛教所谓的一种“空”的境界中吗?当然,这也是我出于人类本位的傲慢的联想罢了。

人类无法超越第一人称的局限去理解他者,包括这部五星纪录片也是如此。为了对鲸鱼的行为做出解释,不得不采用人类社会诸如“文化”之类的概念。这倒也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各地的鲸鱼群落会定期汇聚向固定的地点,进行大型的集会、社交、生育活动等,而且是好几种鲸鱼都有这种行为。这不就像人类的过年回家和祭祖吗?鲸鱼是不是冥冥中把某个地方当做他们的发源地或者圣地呢?所以才要像宗教徒做礼拜、朝拜耶路撒冷或布达拉宫那样,定期进行集会呢?还是说这主要是出于物种繁衍的需要,在较为温暖的地方产育宝宝呢?另外,还有母系鲸鱼群的组成,以及抹香鲸雌性群落和雄性群落各为其主的组成,真的有趣,不正合了女性主义对母系社会以及性别分离主义的向往吗?鲸鱼的组织方式是不是比人类更好呢?鲸鱼友善的处事方式和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是不是给人类以环保的启示呢?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母系的善良友好共同生存的理念,比父系的暴力征服索取占有更好呢?总之是非常有趣!

 7 ) 《鲸鱼的秘密》

座头鲸群在冰川碎裂的海面上结P形泡泡网,雄性座头鲸通过海底珊瑚礁传播歌曲,被白鲸接纳为的迷路独角鲸,虎鲸妈妈请人类吃她的猎物,抹香鲸休息时躯体笔直像树木……每一帧都是美好而珍贵。 “我们对海洋的了解甚至远不如火星表面”,然而,失去一部分下颌的抹香鲸,拖着海洋垃圾前进的海龟,无不警醒着我们防治海洋污染的刻不容缓。 “Hope(希望)”抹香鲸活了下来,但是传承传播它特有族群的文化依然道阻且长。

 短评

被漂亮的P字型泡泡网惊呆了

5分钟前
  • Christine
  • 推荐

大吃一鲸

10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orca, humpback, beluga, narwhal, sperm whale...

14分钟前
  • 阿泽aze
  • 力荐

看到虎鲸妈妈请人类吃她的猎物的时候我都要哭了😭太善良了

16分钟前
  • ΘˍΘ
  • 力荐

还有许多我们尚未了解的语言和文化、我们破译不出的声音和信息。看到人类智慧所不能突破的界限,我感到安心。

19分钟前
  • ○Ⅴ○
  • 推荐

完整的鯨魚大觀。不過意想不到的是,作為本節目監製的占士金馬倫會「漏口風」,提到了《阿凡達》續集的「內容」。

21分钟前
  • 過客
  • 力荐

比今年另一部追踪海洋巨兽更清静收敛。神奇的鲸鱼们,as bigger as a bus, as sensitive as a lamb. 罕见的投喂鳐鱼给摄影师的虎鲸,接受走失独角鲸的白鲸群,用P字气泡网捕鱼的座头鲸家族... 要是哪天研究能破译鲸类语言... 难以想象...感觉虎鲸和人类更像,有活泼勇敢精诚团结的好品格,还懂得work smarter not harder,也有恶毒残忍的一面,就像外形一样,黑白相间

25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这部纪录片很适合练口语!语速太棒了虎鲸请摄影师吃晚饭|虎鲸外婆教崽崽们借助海浪到沙滩上捕食海狮 虎鲸有八到十米座头鲸的泡泡网捕食的时候才震撼,并且他们有自己的文化和秩序,属于自己的语音。以前对座头鲸体型没有概念,一头座头鲸竟有十三米长,五十到七十吨|原来他们跳出海面是告诉其他鲸鱼它们在哪呼唤同伴,好喜欢它们跳出水面的感觉,好自由|不同家族的座头鲸每年会回到老地方聚会觅食,这属于社交了吧白鲸也太萌太可爱了是天使吧|虎鲸怎么捕杀座头鲸幼崽还捕杀白鲸,关键还偷听白鲸交谈|一年一度坎宁安湾大型社交聚会加搓澡spa好享受|独角鲸的角原来是牙齿|白鲸也太好了,它们还愿意接纳迷路的独角鲸并且收养它|白鲸有四到六米抹香鲸的声音好像电台,像摩斯密码|鲸鱼的种族不同语言也不同 文化不一样 跟人类一样的

27分钟前
  • the never T
  • 力荐

再次呼吁拒绝动物表演

28分钟前
  • 托腮
  • 力荐

想去阿拉斯加看座头鲸捕猎

30分钟前
  • Vanellope
  • 力荐

座头鲸吐的泡泡好美啊

33分钟前
  • 依然奥德彪
  • 还行

好喜欢虎鲸送潜水员鳐鱼那一段还有白鲸收养了一只独角鲸那段。座头鲸是丑是丑,人家会唱歌啊,还善于利用扩音器。抹香鲸真的睡觉了太萌了,没想到捉大王乌贼也那么厉害,直接猛扎900米深海。下辈子想当鲸鱼。原因有几个,雌性clan为主,养女娃是家族大事;注重家庭,也注重朋友聚会(比如那些座头鲸几十年如一日都要跑到阿拉斯加聚集捕鱼);聪明且巨大;神秘又自由比如那群亚速海湾的雄性游牧民族抹香鲸叔爷们。

37分钟前
  • J.M.河童
  • 力荐

希望水族馆别再圈养鲸豚了 这些生灵有智慧的

39分钟前
  • Leito
  • 力荐

E1.历时三年的拍摄,揭示出一个非凡的真相。鲸鱼是有文化的,每个家族讲着一种独特的语言,它们追求爱情、玩耍游戏、哀悼死者,鲸鱼就像我们一样。它们最聪明的一个物种,证明了这些社交关系,正是它们成功的秘密。…… E2.“泡泡结网捕食法”在《我们的星球》《七个世界,一个星球》里看到过……E3.看到“独角鲸”就联想到《白色星球》……E4.关于抹香鲸文化,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但我们通过鲸鱼物种知道,每个种族都占据着一个重要的生态位:虎鲸家族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相应的捕猎技能,白鲸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幼鲸们了解传统的繁殖地,一些雄性座头鲸每年都会创作一首新歌曲 并与全世界分享,这就是文化。抹香鲸“希望” 希望它鲸如其名,它有机会将家族的故事传下去,还有它们对本土水域的独特了解,它们的传统,和它们的秘密。

42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鲸鱼是上帝已死后世界孱弱的心脏。”在许多动物中,雌性占有重要地位。虎鲸是雌性主导的族群,虎鲸妈妈把自己的狩猎技能一代代传授给女儿。她们懂得世界的残酷,却仍对世界报之以温柔善良。原来,雌性是柔弱的只是人类世界的刻板印象。女性兼具勇毅与柔美,以女性为中心的世界将更加美好。我时常怀疑人类发展出如此高科技的工业文明和复杂臃肿的城市系统,除了将自身带入无止尽的内耗还有什么意义。人类最终将以怎样的姿态回归自然或是毁灭?人类以自己的智慧为傲,也终会毁于自己的智慧。为何人类的智慧总不足以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无知?

47分钟前
  • 月夜流樱
  • 推荐

深深地怀疑卡神是为了给阿凡达2创造图鲲这个物种而考察和追踪鲸类,于是就捎带手拍了这个纪录片:虎鲸和人类social也知道请客吃饭,座头鲸们可以一起配合吐出层层叠叠的P形泡泡,迷路的独角鲸小朋友会被白鲸亲戚们收养——多么神奇、智慧、美妙的生物!然而它们却不得不和其他海洋居民一道,备受人类制造的污染折磨。如果最后一集没有看到小抹香鲸Hope,那真的会让人感到Hopeless……

49分钟前
  • 猫阿水
  • 力荐

太壮阔了,虎鲸妈妈把食物送给潜水员真的好可爱,大自然太有魅力了

50分钟前
  • parttimedeckie
  • 力荐

虎鲸请客吃晚饭一幕真是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美妙,摄影师这辈子活的值了。James Cameron是额外惊喜,居然还剧透了阿凡达。

55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力荐

水产爱好者必看 太美丽的动物

56分钟前
  • Baristina
  • 力荐

精彩片段:E1.虎鲸把鳐鱼送给摄影师;E2.座头鲸捕食时美妙的气泡图形;E3.迷路的独角鲸遇到白鲸后发生的事情;E4.首次拍到的抹香鲸宝宝如何喝到母亲的奶。总体很棒,Sigourney Weaver 的旁白很正点很舒服;有不少美丽而珍贵的画面;每集最后卡梅隆的BB对片子本身没啥意义但名导制片人的身份肯定有意义;素材的组织和有些地方的剪辑略减分。

57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