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背上的法庭

剧情片中国大陆2006

主演:李保田,吕聿来,杨亚宁

导演:刘杰

播放地址

 剧照

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2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3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4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5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6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3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4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5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6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7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8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19马背上的法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1

详细剧情

云南西北山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十多个少数民族零星散落于大山中,过着平静而质朴的生活。五十多岁的老冯(李保田 饰)是县上的法官,为了解决山区村民之间的纠纷,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牵着马匹、驮着国徽穿行于寨与寨之间,组成了一个奇特而庄严的流动法庭。   这次的行程共有三人,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杨亚宁 饰)是跟老冯合作多年的搭档,如今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此次正是他们最后一次合作;彝族大学生阿洛(吕玉来 饰)接替杨阿姨的位置,书卷气极浓的他与经验丰富的老冯格格不入,这一趟既是他的首次工作尝试,也是他的新婚之旅。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留下他们几多喜乐辛酸……   本片荣获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最佳影片。

 长篇影评

 1 ) 亏你还是彝族嘎

     我记得《乡土中国》里有一句话,“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现有一番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制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

   《马背》讲的大体是这么一个故事。

   我不愿意把《马背》看成一次英雄事迹的文艺记录片,不愿意当做是什么不顾艰辛誓死守卫国家的宣传片,更想把它看做一个关于法治秩序下乡的探讨。

    阿洛说: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支持封建迷信驳回了请求。老冯说:亏你还是彝族嘎。

    阿洛说:哪有提出离婚的一方什么东西都没有的说法。老冯说:亏你还是彝族嘎。

    阿洛娶媳妇进门的时候,忘记穿结婚的服饰。老冯说:亏你还是彝族嘎。

    阿洛说:我们是合法夫妻!老冯说:你就不能等你老丈人气消了?亏你还是彝族嘎。

    虽然只看了序文,《九人》的读书笔记还是被我成功编出来了。我主要编的也就是法律需要自由,是国家层面的事物啊什么的。

    看完《马背》,我想再加一句,规矩是自古就有的,法庭则是现代的产物,包括法官、法律。

    当一个社会还是靠阿妈靠菩萨靠罐罐靠村主任的“村民公约”做决定的时候,法律要如何进程。

    比这个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法官是个有现代文明的人,是个已经把那些传统几乎忘记的人,是个讲道理甚至只讲道理的人的时候,法律又要怎么继续?

    阿洛最后走了,我不知道他去哪,可能去县城了,或许会回来。不过我知道,终究会有一个像他这样的大学生来到这个地方做法官。

    只是,没有了老冯的年轻人要怎么在法律和习俗的选择中建立法律的威严守住自己的信仰。

 2 ) 调好消化系统,赶山路别打瞌睡——看主旋律小众电影《马背上的法庭》

早就听说这部在宁蒗县拍摄的“主旋律小众电影”,送去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同时,它也在广州银幕上出现了,因为小众,它只能出现7天,并且只能在珠江院线的三家影院每天各自播放一场,据朋友说,就拿了2000多块的票房。不知道威尼斯捞回个奖能不能让它在银幕上多呆些日子,多吸引点观众。
因为担心下画,我这个蹭电影看蹭习惯了的娱乐编辑终于在今年第一次自己掏腰包,花25的打车费奔赴中华广场,并为这2000多的票房在贡献50块。片子的获奖并没吸引更多观众,放映厅里连我,一共坐着6个观众。
缺乏娱乐性,让《马背上的法庭》不可能像《疯狂的石头》那般值得炒作,但我还是要尽我所能想更多的潜在观众推荐。

电影人物:消化系统般的山路体验
从傈僳族的鸡喉寨开始,到普米族的鸡肚子寨,再从纳西族摩梭人的鸡肠子寨到最后彝族人的鸡尾巴寨,如果有这样一条徒步线路被我等精力旺盛并永远好奇的户外爱好者在云南省宁蒗县摸索出来,那得感谢威尼斯电影节获奖影片《马背上的法庭》中的李保田。他在片中扮演的老冯如此形容第一次徒步这条线路的感觉:像一泡屎被拉了出来。姑且不论这些寨子是否在地理上确实存在,这样一条线路也真可谓是一次消化系统之旅。
消化得好了,就成为又一次可供炫耀的户外山野经验,消化失调,那就可能有生命的代价,这在电影故事和现实生活里都同样适用,并且这电影本身就是相当现实主义的。所以电影里的摩梭人书记员杨阿姨反复交待老冯:“赶山路别打瞌睡嘎。”
可谁都有消化得不好的时候,将近退休的法官老冯在往宁蒗县城、往他丽江市妻女那边赶回程途中,还是去汹涌的金沙江支流里陪伴长腿去了,长腿20年前同样也因打瞌睡掉沟里去了。那匹失而复得的老马驮着国徽站在崖边,国徽在落日的辉映下很是耀眼。那是电影里的,而在它放映的真实现实里,2003年9月,法官魏余发和书记员马永志在执行“流动法庭”任务时,不幸坠入河沟……

电影所指:司法消化系统在民族风俗前的不适
“‘国徽正吗?’每次下乡开庭前,云南省宁蒗县法院的工作人员所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选好挂国徽的地方”,《南方周末》在2003年8月就做过一个也叫做《马背上的法庭》的专题。不论是从文字还是影像,我们都被转述烙下了这样一个乡下法庭的画面:2张简单的木桌,分别在两块纸板上写着“法官”、“书记员”,被告和原告在院子里或蹲或站,国徽挂在土基墙面上。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国徽于司法行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千百年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土壤里,传承的风俗和长老的判断才更具公信力,远胜于百般漏洞的“村民公约”甚至法律。“在这里现代司法体制就像驮在马背上的国徽在颠簸中缓缓向前行”,导演刘杰这般认为。
于是在发达地区都时常遭遇消化不良的司法体制到了边远地区就更加水土不服,要尊重少数民族风俗、要体谅村民固有传统,一切都不能硬来,这就更需要在执法过程中挣大双眼不打瞌睡。所有村民都坚信法官最讲道理、最公平也最能解决问题,但普米族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的内容包括一场法事,摩梭人只愿自己处理偷盗问题,彝族老爹一赌气不愿嫁女了。面对这些特殊情形,司法显得如此尴尬,刚毕业的彝族大学生阿洛甚至以为用一句“封建迷信不予立案”就能打发被邻居的猪拱了先人坛子的原告,完全不知这几乎引起两个宗族大规模的械斗。

电影背景:民风民俗的准确消化
故事本身反映的现实问题已经很具戏剧张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分散观众对背景中的民俗风情的注意力。但在我相当有限的民俗知识体系内,还是感觉导演对片中所涉及的风俗民情消化得挺好。对白上,除了李保田这个外来法官总在每句话末加个语气词“嘎”有些许奇怪外(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外省法官为融入当地生活所刻意做的语言适应),其他对白都是准确的滇西北方言和我觉得正确的纳西话。布景上,就照着原模原样的村庄拍,根本不需要布景,摩梭人的屋子和彝族的院子的确就那个样,而书记员杨阿姨的家从门面上看来似乎就是旅游最旺地区——永宁乡泸沽湖畔的落水村。外景中的山路现实里也真是那样,每个才到高原的乘客都会对丽江到宁蒗的公路旅程提心吊胆,因为在那他们的视野和老冯一样宽,满眼悬崖和江面。摩梭人杨阿姨在司法系统工作多年,如今因学历和职位挂钩才被一刀切,回到村里,错过了最好的青春岁月,按一向的传统习俗,住在母亲这边的花楼里,还能等来“人海茫茫难相爱,相爱就该到永久”这样的《花楼情歌》吗?“老冯,什么时候也到我家里走婚嘎”,姐妹们这样开着玩笑。这是真实的摩梭人,公有制下的没有占有欲的摩梭人,于是他们会为马和国徽的失窃而倍感痛苦,觉得对不起老祖宗。
当国徽被发现躺在草海里,村民问“是金还是银的?”,老冯告诉说:“它就和你们的佛一样贵重”,有着朴素信仰的村民立即拆卸家家户户的门板,铺到草海中央,拿回国徽,并挂在火塘中央,彻夜打歌欢庆。“火塘是那样的温暖,我是这样的温柔,玛达米”。这是主旋律的,是聪明地弘扬爱国主义的,不强制,不做作,不让人腻味。

电影背后:小众电影在苛刻的电检大环境下的一次成功消化
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这部个人化的小众艺术电影同时成为了建党85周年的献礼影片,和《天狗》一样,这是小众电影在苛刻的电检大环境下的一次成功消化。中国在急速的现代化进程中,遍布着可观的现实主义题材,它们或如同珠三角代工工厂般触目惊心,或如同电站建设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般充满争议,或像西部代课教师问题那样让人心酸无奈。每个个体都充满了丰富的故事,即便真如贾樟柯所言变化已然停止,我们也早该凝固出一幅精彩的银幕现实主义图景。但“发展优先于人权”的指导方向,让这些现实也成为电检制度下的敏感部位,摸不得、碰不得。不忍这些故事如此被埋没的艺术家和纪录者们只好睁大双眼、小心翼翼地不要在这条崎岖不平的现实主义山路上打瞌睡,或一个控制不住的兴奋跌落“禁片”的悬崖。
然而,《马背上的法庭》并不需要这般鬼鬼祟祟地摸黑拍摄,它不是让个人化表达驰骋的艺术电影,也不是狠揭现实伤疤的纪录片,而只是因缺乏娱乐性而成为小众影片,也因严肃性而成为主旋律影片。它在再现现实、反映问题的同时还讴歌人性、表达感动,这是绝对安全和政治正确的,它也没迎合谁胃口的必要,将“马背上的法庭”这个真实的存在自然而然地给我们认识、咀嚼并健康地消化了一遍。“我拍的是一部给静下心感悟生活的人看的安静的影片,问心无愧,电影是不骗人的,导演的心思全在片子里。只要心够纯净,影片在电影节和电影局面前,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两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刘杰如此相信。

打开云南NGO项目点地图,可以看到众多还在操作中的和扶贫、艾滋病防治、防范毒品、环保、青少年教育有关的项目,但愿这一切都能让贫困地区消化系统更良性和健康。

 3 ) 《马背上的法庭》——强烈戏剧冲突下的司法之旅

《马背上的法庭》的背景设置在云南西北部少数民族的山区。由于交通不便,需要设置流动法庭来进行司法治理。这样一种流动法庭包括审判员和书记官两人,国徽等法庭标志和行李则由马来驼着。这也是电影名称的由来。

但由于法官职业化要求,法务人员需要有文凭,以前被招来的书记官摩梭族的杨阿姨被大学生阿洛顶替。审判员老冯,杨阿姨和新的书记官阿洛三人共同进行了影片所表现的一次法庭流动之旅。他们的轨迹是从普米族居住的鸡头寨,经过摩梭族居住的鸡肚宅,最后到彝族居住鸡尾寨。据影片中老冯的形容,他第一次走完这一趟真像一泡屎被拉出来一样。这句话道出了被影片最大的看点——层次丰富却又粗砺尖锐的巨大戏剧冲突。

最明显的冲突是现代法治与少数名族观念之间的矛盾。刚上完大学的老冯满载着法治的理想开始自己的法庭之旅,却发现法治观念与民族观念格格不入,还有很多案件是一地鸡毛,鸡毛蒜皮的事,可想那一趟真的是把老冯“消化”成理想破灭的一泡屎了。而这样的冲突在影片中也同样激烈。先是鸡头寨的普米族的人要求为被猪拱的罐罐山做法事。这确实一种迷信,现代法治不承认。但这不代表法官就不需要管,因为这会闹出人命,结果老冯也只能隐晦地判决赔偿法事。接着是鸡肚宅的摩梭族,民族走婚制与法治婚姻制冲突剧烈,体现出在城里婚姻制在村里走婚制的局面。来到城里法庭工作的摩梭族杨阿姨也因这层矛盾而没有配偶,是这样一种冲突的受害者。而且摩梭族族长阿妈坚持族内处理偷马贼,拒绝将偷马贼交给公安,这也是矛盾的体现。最后是鸡尾寨的彝族,族长姚葛带领村民制订霸王村约,其女婿阿洛表态这种行为不合法。姚葛就认为女婿胳膊肘往外拐而将阿洛领过结婚证的妻子赶到楼上表明自己不再嫁女儿。在阿洛带着妻子连夜出走后,彝族村民也不接受法官判案了。这部分剧情也是这层矛盾在影片中最剧烈的表现。

但其实冲突剧烈也并不代表现代法治与少数民族观念冲突的矛盾不可调和。影片中出现了摩梭族帮忙找丢掉的国徽以及姚葛在知道冯法官给他面子后就答应嫁女儿的剧情,其实说明了现代法制与民族观念在产生融合。影片中摩梭族人民围着国徽跳舞且并每人都去抚摸国徽的场景能很好的体现出二者的关系:民族观念敬畏现代法治,但仍要求保留自己的治理方式。

第二层戏剧冲突是新一代法官和老一代法官观念的冲突。也就是影片中阿洛和老冯的观念冲突。这层矛盾以两个问题表现出来:营造什么样的法官形象以及如何融合民族现实与法条。阿洛认为要营造庄重严肃,行事严格遵照法律精神的法官形象。这是老冯的法官形象则是向民族观念妥协的,甚至有些不体面。老冯差点要判决赔偿法事这种现在法治观念不承认的东西,还去拉猪和背猪仔,这一切在阿洛眼中都是不符合他对法官预期的。至于如何融合民族现实与法条,阿洛的选择很简单,就是不融合。在普米族要求赔偿法事时,他简单地拒绝,差点儿酿成一场斗殴;在姚葛不答应嫁女儿时,他直接带着妻子出走,致使彝族人民对法治的认可度骤降。而老冯则是努力拿捏二者的平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金钱和体面形象。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明显,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法条与现实严重背离时,说明法条已经不适合直接应用于现实,当然要适当地做出调整。老冯其实是在意自己形象的,他会用车的后视镜来整理衣冠。但在处理案件时,他仍然不惜牺牲自己的体面形象来让案件更好的解决,这样的一种勇气是值得法律人敬佩和学习的。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民族观念和法治观念有冲突,老冯已经适应了阿洛却未适应,另外一个原因其实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并未完全落实,老冯的职责其实是偏离法官而更向村委会调解员靠拢的。

第三层冲突是新旧政策的冲突。旧的政策由于需要法律人员巨大缺口,而吸收了很多没有文凭的法官,但新的政策因法官职业化的需要,要求法官必须有文凭。在这样一种冲突下,杨阿再次成为了受害者。在法制和民族观念的冲突中,她丧失了家庭;在新旧政策的冲突中,她丧失了事业;在新一代法官和老一代法官的观念冲突中,她努力维持平衡却又最终失败,阿洛老冯不欢而散。对于这样一位悲剧角色我充满同情。

最后谈谈这部电影对于法律人的一些启示吧。第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认识到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法官的职责是用价值衡平的观念去调整现实这不是简简单单地将法条应用于现实。第二点,法官的眼光必须聚焦于每一个具体的人上,无论是大案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应该认真处理,不能眼光太过高远。

 4 ) “可以听的”英雄劳模报告——说一下这个片子的缺陷

 
   发文前依旧大概看了看douban上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论,然后知道自己即将写下来的评论要成为极少数派了,因为以下文字不是夸这部片子的,而是挑毛病的。

   下面开始正文:

    比起时下一些大成本投入、摄制团队精良却很不招观众待见的大片,《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在观众接受的这个方面做得是是很成功的,题材、主题都选的好。在少数民族散落居住的偏远山区,基层法院工作者无私奉献,贡献宝贵青春、贡献个人生活、以至最后以献出生命为代价的办案、为当地人民解决各种问题,这样的事迹没有什么可能不让我们感动。并且即使是影片中,稍受争议的情节——冯法官总是自掏腰包去解决那些闹上法庭的鸡零狗碎的问题,也决非不可信。

    但是,稍微仔细想一下整个电影各个段落的表现,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影片主题的”真善美”并不能“相抵”掉创作者在表达整部影片的主题时,在电影语言方面的缺陷。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本身叙述的脉络是很清晰的,就是以刚毕业上岗的大学生阿洛的视角引领观众关注着两条线路——一条是冯法官办案(即菜坛子、猪拱罐罐山、离婚等);另一片子条则是冯法官和杨阿姨到最后也没有说开来的并肩工作多年产生的感情。情感诉求自然也就是第一小节已经说过的,歌颂基层执法人员无私奉献。而我认为的缺陷,也集中表现在影片的主角冯法官身上——刚才就说过了,不是人物行为不真实,我相信基层一定有这样的好人,但是作为一部电影表现一个人物、安排情节,我就会认为这部片子的很多地方,冯法官“用嘴说出了”太多“直奔中心思想”的对白。
   
   例如在关于表现因为执法工作冯法官和杨阿姨无私奉献这一情节中:
   从影片一开始三人组出发向老乡借马这个段落,冯法官责怪阿洛绑行李时挡住了马背上的国徽,和随即阿洛偷偷给老乡塞钱时被冯法官看到后教育说“你以后还给不给?你以后还要走多少年?你给的起吗?”这样的质问这两个情节,就直接告诉我们两件事——冯法官下乡执法多年、对国徽极为敬重。
   之后经过阿洛晕车、冯法官第一次长脚落崖的地方洒酒、冯法官熟悉的唱起的少数民族民歌等一闪而过的情节又直接告诉我们——山高路长,路途艰险。
   等到村寨里开始办案后晚间休息的时刻,冯法官又在通过和阿洛的闲聊让我们知道了,杨阿姨因为工作耽误了自己年轻时恋爱、结婚的人生大事;冯法官虽然每次掏腰包的时候都说自己女儿在丽江做买卖其实他的妻女早把他“开除”了。
    
   上述这些全都是用“说”的。

   而表现冯警官对国徽的珍视以及表达自己执法工作对这些少数民族公民的意义,也全都是用说的——年轻气盛的阿洛一犯错误,冯法官一批评教育他,我们就知道了;当国徽被盗马贼丢到草海里去了,村民问冯法官是“金的银的?”冯法官立刻说“像你们的神像一样重要”

   上述这些也全是用“说”的。

   其实电影之所以叫电影,就是因为它是一种尽量用影象,用视觉传达给我们信息、情感的表达方式。而这种“直接表达中心”的对白泛滥的结果就是——尽管如此一来我们一定不会弄错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但是这些对白无疑也大大削弱了影象本身和演员的表演的力量。那么具体到《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说得刻薄一点,就成了一部闭上眼睛光听对白也可以听明白的“英雄劳模报告”。而由此追究下去,这部影片中大量出现的表现少数民族地区风土民俗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的篇幅和那个意在表现冯法官厚道、实在的人物形象,也就显得并不是那么没有。。。正如DOUBAN上其他朋友说的“没有野心”了——影片中几乎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公民,和“以人为本”的冯法官,的确是国外观影人和国内政府所喜欢看到的。也就说说《马背上的法庭》其实是在刻意的、没有(能)掩饰的投其所好,是有据可依——也或许,主创人员真的没有企图那些,何况就算有可意企图也是其实也无可厚非,只是正如我前文所表述、论证,这样的直奔主题的对白,真的不好。

    因为这就象我们上小学时写的作文,开头点题,结尾扣题,中间三五句话切一次题,主人公一做好事被发现了准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可我知道,你小学毕业以后,再也没这么写过文章,对吗?

    但是,当然,《马背上的法庭》有关正义、善良、厚道的初衷,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去看的——虽然正如我的题目所说,真拍成“可以听的报告”了。

 5 ) “马背法庭”应遍走十万八千里

和很多人一样,主旋律电影入围威尼斯,成了我最初关注它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李保田这个在我儿童时代就占据电视屏幕的实力老将也是吸引我的地方之一。《马背上的法庭》,片名就够主旋律的,于是我并不抱太大希望看了一遍,过程泛泛,时不时跟姐姐聊几句。虽然如此,影片的每个细节,基本上还是从我眼睛到大脑打了个转。

刘杰曾担纲《十七岁的单车》摄影指导,《马背上的法庭》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这令我想起同样干摄影出身,凭处女作就能勇闯国际电影节的顾长卫,他们俩的“经历”差不多,而《马背上的法庭》中的另一主演吕玉来,正是顾长卫《孔雀》中,弟弟的饰演者。

我一直在《马背上的法庭》中找《十七岁的单车》或者《孔雀》的影子,就画面而言,前者似乎粗糙得多,而后两部,多少有些唯美过度的感觉。或许是出于对影片自身需求的考虑,刘杰不得不这样拍摄,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选择。尽管美可以从无数个角度来进行诠释,但在略显荒凉的红土地上,观众是很难进行联想的,如果都拍成《那山那人那狗》那才叫失败呢。

故事发生在云南西北蜿蜒的上路上,五十几岁的法官老冯,因政策变动即将退休的摩梭族书记员杨阿姨和第一次下乡的彝族大学生法官阿洛,还有一个特殊成员“老马”。他们从鸡喉寨开始,到鸡肚寨,再从鸡肠寨到最后的鸡尾寨,这几个地方分别居住着傈僳族、普米族、纳西和彝族。“马背法庭”就在这些地方处理着一些在外人看来稀松平常鸡毛蒜皮的“案件”。

老冯说:第一次徒步这条线路时感觉像似一泡屎被拉了出来。我觉得,这句话正是整个故事所要表达的核心所在。偏远的山区,人们法律意识极其薄弱,在他们看来,地方规矩和千百年习以为常的认识,要比“法律”合情合理得多。老冯和老冯的“马背法庭”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纳。就像吃进人嘴里的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充分吸收,哪怕最后“像一泡屎被拉了出来”。

我们姑且抛开相关政策对少数民族的照顾和山区的特殊性。在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或者说法律常识是奇缺的,有几个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多少条?(包括我自己)当然,这也是一种奢求,问题是人们本身对法律的“需求程度”又有是多少呢?肯定值得商榷。别说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就连我从小长大的城乡结合带,都有类似的徒步法官在做着影片中类似的事情。大伙普遍将日积月累的判辨习惯当作衡量是非对错的基础,于是顺其自然地,“马背法庭”便运用而生,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处理各种纠纷,而是进行普法工作。

我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马背上的法庭》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在我看来,很大部分原因是它如实地折射出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是必须被重视和改变的。最后,我把在豆瓣上看到的网友KavkaLu的观点作为此篇文字的结束语:“我相信只要中国电影史够公正,《马背上的法庭》应该进入电影史,这部电影存在的意义并不因为它是一部朴实的纪实电影,它更加深刻的意义是属于中国城乡法制史,属于一个前进中的国家。”

 6 ) 第一部上电影院看的文艺片

     我看国内艺术片时总是保持高度的防守警惕,以免一不小心就被第五、六代导演的文革或改革情结给射了门。不知道是我小人多疑,还有大家都有这样的猜疑——第五、六代导演所执着的,可能已经过去,又或者早有代沟。
  这种神经兮兮殃及其他国产电影,直接导致我看《疯狂的石头》时极不靠谱的观感:当谢小萌在缆车上调戏美女时,我的记忆被莫名其妙地扯到了《世界》那架女主角秘密花园般的游览车上,之后两部电影极其相似的国产小成本痕迹不断让我梦回。于是,宁浩的幽默毁在了贾樟柯的忧郁手里。

所以我看《马背上的法庭》时一直会心微笑,真的不是看漏了它反映国内偏远地区法制尴尬的内涵;我问导演为什么把这么具煽情潜质的题材处理得颇具喜感,也不是对这沉重的主题大不敬。我只是兴奋得有点过头了,兴奋终于看到了一部没让人物忧郁的面孔频繁特写,没把一秒的镜头拍成两秒,没用故事一直撕扯我的神经的国产艺术电影。前面提到的那些电影都很好,只是我总会很外行地揣测,拍他们的导演们是否都很欣赏相同的几本电影教材?

但我这次可能更外行地自作多情了,显然我喜欢它的地方,不是导演刘杰的初衷。这位《十七岁的单车》的摄影指导,在跟王小帅合作的12年里,期间吃遍了审查通不过的苦头,拍这部处女作,还要费心思索如何“不容易被共军和白军打死”。我不知道他坦言“不奢望票房时”,有没有几分无奈。
  但我倒是在他说,“总觉得八十年代读大学的人丢不开把社会某些现状反映出来的责任心”时,好像霍然理解了,为什么国产电影内忧外患被提上桌面这么多年,明明已经投身拍商业片的前辈田壮壮还要回去搞出一部《德拉姆》,后辈领军贾柯樟净拍叫好不叫座的,后辈新锐陆川的磨刀之作会是《寻枪》和《可可西里》……原来被致敬的不是教材而是时代。而既然本来就没期待跟票房玩在一块,那么“观众受落”就留给想玩的人任重道远好了。
  而我最喜欢的,是刘杰用毫不传道的口吻说,希望电影的传播,能帮助社会一点点改变。他有多疑的我无法支撑的信仰。

 7 ) 情怀总是在矛盾中

故事从一个偏远山区拉开帷幕。
四个主人公分别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老冯,即将退休的杨阿姨,新官上任的大学生新蛋子阿洛,还有一个就是从未出场已经死去二十年的长腿。
四个人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主旋律。
老冯已然是这个山区中最有经验和话语权的法官。学历,资质,经验。他用自己摸索出来的方式跟大山里的人不停的沟通着。为了保护在这山沟沟中脆弱的法律效力,他做了很多妥协,或许他破坏了很多法律,但他至少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他在心中默默承受着那份孤独与寂寞,而没有人可以与他分享。有事找老冯,这或许就是他做出的最大努力。他舍不得自己花钱,却会为了解决官司花钱买打官司者的罐子,小猪。他的亲人都因为他在这里工作而选择了抛弃他,而他依然在坚持着。
杨阿姨为了主旋律也是牺牲良多。自己的青春没有了,自己的风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也耽误了,最后还因为政策的改变而提前被挤出门外。然而她并没有半点抱怨,她喜欢老冯,毕竟这大山里面只有一个不同的男人,跟她有着共同的理想。可是,谁都没有说出来。
阿洛这个初出茅庐的愣头青,只是寄希望于法律的强制权,寄希望于打官司的人都能老老实实听话,而完全没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想法。我想,几十年前的老冯,或许也是这个样子吧。
长腿自不必说,他的尸骨若干年前就已经为主旋律做出了奉献。
那么接下来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毕竟人生啊也就是这么长,衣服还没洗完就讲完了。

 短评

我对中国电影总是非常宽容的...

6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法学人士推荐电影,如果不感兴趣的建议不要报法学了

10分钟前
  • Klematis
  • 推荐

刘杰的导演处女作,看起来是部主旋律电影,但深山之中,法律之外,依然是人心与人性。三位主演都演得很好。

1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给三星也有点勉强,有副作用的主旋律电影。

15分钟前
  • 合纥
  • 较差

两面谈。老腔调。还是有平实的美。丽江宁蒗,真实改编。

19分钟前
  • mecca
  • 还行

感谢CCAV让我看到了这个片嘎。李保田的嘎嘎嘎嘎实在是太郁闷了嘎。围着国徽开篝火晚会实在是太囧了嘎。

20分钟前
  • elimu
  • 还行

镜头伸向的乡民,自私,撒泼,令人厌恶。镜头下的他们并不愚蠢,相反,精明中透出的是刁滑和物欲,呈现的是一个因“现代性”的侵入而极端变形的社会脸谱。老冯面对“利益高于一切”的当事人时,用近乎“贿赂”的方式处理案件,这是他失败的内在根源。司法现代性运用最后只能成为消化不良的排泄物。

24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刘杰“法与情”第一部。讲的是云南乡下的事,结果真就在丽江下面的村子拍的,天然的具有半纪录片的性质。透过电影看世界,乡村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却没想到结尾如此硬核苍凉,但也合理合情,或者说,这是这位乡村法官的最好归宿了。

2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某个豆瓣红人又高贵冷艳了,“嘎”是云南方言的惯用尾音,大概云南人要说法语您才会觉得又自然又真实您才肯入戏?

31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摄影很好,李保田演技不错但充满了极度的不和谐,主要是口音实在让人出戏,“嘎”,嘎你妹。剧作过分戏剧化,还有烂尾之嫌(阿洛一线收的太草),大问题还在于对少数民族的少数民族化呈现。神来之笔是国徽。这类题材最好的还是《那山那人那狗》。

35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坐标云南,“老司机带带我”。主角是“人民的盾牌”,展现他们面对复杂的基层事务时,立于特殊的民族宗教情境,如何在法律之外兼顾伦理和人情。没有刻意说教,却用新与旧、文明与蒙昧、法律与道德的碰撞,悄然完成对爱国守法重人情的询唤。阿洛线收尾草率,老冯结局猝不及防。片尾曲闻似少数民族嘻哈。

39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政治课上看的。

41分钟前
  • 宅拾叁
  • 较差

剧本人物传记多样性,经典的老手搭新手,老手体现中心思想,新手作为观众视角代入剧情,还加了一个少数民族法官兼翻译,人物形象特别丰满。法外开恩,人情世故,有争议却感人。李保田的弯管子方言太出戏。静态场景很好,一到剧情衔接的地方,控制就稍显逊色。

46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叫嚣着的成了逃兵,默默的人守住了尊严

48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找一些小众电影的资料,突然想起了两年前看过的这部电影。窃以为这是中国传统电影的传承,几乎能和《那人那山那狗》媲美的主旋律小众影片。

51分钟前
  • 乔大路
  • 推荐

法律下乡,好不一样的生活

56分钟前
  • Rangering
  • 推荐

“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现有一番改革……单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乡,结果法治秩序的好处未得,而破坏礼制秩序的弊病却已先发生。”

58分钟前
  • 周颂来
  • 还行

“人这辈子就这么多,衣服还没洗干净就说完了。”人的无力比法的无力更具破坏性。

5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很中国的嘎,景色很美嘎,问题蛮多的嘎,最后老冯怎么就不见了嘎?

1小时前
  • ∑×pe℃t.
  • 力荐

阿洛就是年轻时总想着公平的自己,老冯啊,奉献了一生在这里,被体制无情抛弃的杨阿姨,老祖宗的规矩与法,孰重孰轻,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1小时前
  • 四十四次日落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