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战境

科幻片美国2013

主演:汤姆·克鲁斯,摩根·弗里曼,欧嘉·柯瑞兰寇,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佐伊·贝尔,梅丽莎·里奥,安德丽娅·赖斯伯勒

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

 剧照

遗落战境 剧照 NO.1遗落战境 剧照 NO.2遗落战境 剧照 NO.3遗落战境 剧照 NO.4遗落战境 剧照 NO.5遗落战境 剧照 NO.6遗落战境 剧照 NO.13遗落战境 剧照 NO.14遗落战境 剧照 NO.15遗落战境 剧照 NO.16遗落战境 剧照 NO.17遗落战境 剧照 NO.18遗落战境 剧照 NO.19遗落战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6:28

详细剧情

  2017年,母星遭到毁灭的外星流亡者入侵地球。人类虽然用核武器打败对手,但也付出失去家园的惨痛代价。在接下来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光中,人类移民泰坦星(土卫六),不过仍有极少部分人类留在故土,扫荡残存的外星掠夺者。杰克·哈珀(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与维多利亚(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Andrea Riseborough 饰)即是留守者中的一员,他们的主要任务为保障遍布各地守护水萃取塔的无人机正常运行。看似永无止境的任务终于接近尾声,而就在此刻,不明飞行器坠落一处无人区。杰克在当地发现数名人类伤员,可是他们却遭到无人机的屠杀。危急时刻,杰克救下了一个名为茱莉亚(欧嘉·柯瑞兰寇 Olga Kurylenko 饰)的女子。  这一事件令杰克无意中知晓了掠夺者以及自身背后隐藏的秘密……

 长篇影评

 1 ) 《遗落战境》:丰富细节铸就的好故事

原帖作者:steffi52
地址:http://tieba.baidu.com/p/2342446327

*我只是代发*

之所以这么晚才写这篇帖子,是因为前几次观影自己都忽略掉了很多东西,后面几次观影,多看一次都能从里面找到更多细节,非常有意思的经历。这部电影跟里奇一样,很多细节,前后贯通,让遗落成就了一个逻辑完善,细节丰富的好故事,而不像之前有些人说的,逻辑混乱,前后矛盾,我只想说,看电影的时候你该用心去看。遗落的故事其实很好理解,并没有刻意把故事复杂化,甚至有很多科幻电影常用的梗,但是并不代表没有新意,就像有科幻迷说的,《遗落》在致敬各个经典科幻故事的基础上,拍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先推荐一篇北票吧@基地公民 的影评,他从一个科幻故事的角度对《遗落战境》的一些细节做了解读,很值得一看的文章。链接如下:
http://tieba.baidu.com/p/2320356415?pn=1

下面结合我自己的观影来解读一下遗落的小细节:

1、影片开始的翻译错误
一开始提到人类都移居到了泰坦星,土星是她最大的卫星,好吧,只能说国内的翻译们地理成绩都不大好吧,明明泰坦星是土星最大的卫星,他们给倒过来了。

2、哈珀和维卡的合影
影片最后回放了,2017年哈珀和维卡乘坐奥德赛号前往泰特调查的时候,维卡拍下来的。

3、泰坦和泰特傻傻分不清
泰坦是土星最大的卫星,是影片中所谓人类移居的行星,泰特是影片中的那个大型三角机器(暂且说他是个机器吧),有不少人经常搞混。

4、泡泡飞船上的小人boob
小人的原型应该是民谣巨星鲍勃·迪伦。

5、Sally为什么不二十四小时监控工作?
很明显,泰特所使用的画面是奥德赛飞船中Sally的影音图像,利用哈珀原上司的图像来指挥他们。但是,一个人不可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同时,从技术层面来说,地面和空间站也是不能二十四小时连线的。而且从电影里可以看出来,当时的地球经历过大战,包括通讯体系在内的设施损毁是很严重的,即便是给哈珀放哨的维卡,监控时所获取的图像质量都非常糟糕,而且经常中断联系。

6、关于Sally的画面
很显然,泰特所使用的画面是经过实时剪辑的,他要分析对方的话语然后做出反应,所以画面质量很差,而且一直在跳帧,泰特还很聪明地剪掉了NASA的logo,并采用黑白剪辑的方式,避免露出马脚。sally的原画质从后面的回忆可以看出,还是很清晰的。

7、Sally为什么一直在问你们是不是effective team?
泰特本身就是利用奥德赛上的东西为克隆人复制了一个假的想象空间,比如那张照片,让维卡和哈珀自动组成了一对恋人和工作伙伴。但是很明显他是不放心的,但是作为机器他也不能在地面监控,所以这句话能让他时刻知道对方的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他可以马上反应,就像消灭49号维卡一样。

8、哈珀的帽子
纽约洋基队的帽子,很多人都喜欢戴的,阿汤本人是洋基队的铁粉,不论是生活中还是电影里,他都经常会戴这顶帽子,在美国应该很容易买到。

9、无人机的扫描方式
就是通过DNA序列来辨认,因此后面49可以随意启动52号哈珀的泡泡飞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后哈珀带着老爷子去泰特的时候,泰特只知道他带了一个人,但没有发现这个人是谁。
后面185号无人机在峡谷寻找49号哈珀的时候,地面明显有两道DNA序列,一个是哈珀,一个就是茱莉亚,但是因为泰特的资料库中没有茱莉亚DNA的资料,所以无人机的显示屏上,下方的人物资料是空白的,只显示了哈珀的资料。

10、老爷子为什么抓49号哈珀?
因为需要可以设定无人机程序飞去泰特的哈珀,而陷阱就在49号所在的区域。

11、关于图书馆废墟的那本《古罗马谣曲集》。
之前有人问,明明哈珀只是拿着那本书看了一下封底,爷爷怎么说看他认真去读,这里是不是有逻辑问题?答案当然是没有问题。
首先看一下时间顺序,抓到哈珀之后老爷子说过,曾经一次看到他在一个废墟里捡到一本书,拿起来仔细看,老爷子好奇他想要知道什么,所以他想把哈珀抓回来,很明显,在图书馆拿到那本书之前,已经布置陷阱了,所以这本书其实不是指《古罗马谣曲集》,而是哈珀之前捡到的书,从他的湖边小屋就可以看到,他收藏了很多旧书。
湖边小屋还有一个彩蛋,哈珀将谣曲集带到小屋,放在了一本书的上面,那本书是《双城记》,其实这就寓言了故事的结局。

12、哈珀捡到的猩猩玩偶
玩偶应该是帝国大厦售卖的纪念品之一,哈珀追查信号的时候,这个玩偶是一些纪念品杯子掉在一起的。

13、奥德赛飞船的掉落
老爷子抓到哈珀之后就说过了,他们之前一直在破解GPS密码,直到那个时候才破解成功,把奥德赛号召回了地球。

14、辐射区的设置
泰特给每一个哈珀都设定了一个区域,对他们说边界之外的区域是辐射区,其实只是要隔离哈珀,避免他们碰面。

15、 哈珀和维卡之间的通讯
因为地球的通讯被破坏,所以他们的地面信号是非常差的,而且信号可能也不大,哈珀去湖边小屋,随便通过一个峡谷和瀑布就能够阻挡信号,使自己摆脱维卡的监控。

16、 维卡对茱莉亚的反应以及她的记忆
哈珀救回茱莉亚之后,维卡有一个镜头,一脸惊恐地看着茱莉亚,如果都是人类的话,维卡没有必要一副看到外星人的表情。而之后哈珀问她,你记得她(茱莉亚)吗?你还有任务之前的记忆吗?维卡明显是不想谈论这个话题的,到这里其实就可以推断,有记忆的人不只是哈珀。
到后面,49号哈珀带着茱莉亚回到tower想带维卡走的时候,维卡第一句话问的是“it was always her,wasn't it?”,应该是翻译为,一直都是她,对吗?(国内翻译的是你一直爱她,太突兀了)从这里就很明显可以看出,维卡对茱莉亚和哈珀是同时存在记忆的,而且她心里清楚,在三个人的关系里,茱莉亚是个巨大的威胁,而她不想失去哈珀。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她要赶紧送走茱莉亚的原因。

17、 哈珀在奥德赛坠毁的现场发现了什么?
在寻找飞行记录仪的时候,哈珀看到飞船残骸有问题,里面有东西被取走了,就是飞船上的小型核反应堆,这在后面爷爷自己有说明,他们召唤奥德赛的目的就是想拿到核反应堆作为武器。

18、 维卡对泰特的谎言
哈珀带着茱莉亚去找记录仪失踪之后,为了不被泰特发现,维卡特意撒谎,撒谎的方式其实就是保持呼吸平稳,保持表情和语调正常,不能让泰特看出异常,而哈珀发回信号之后,泰特也就没有继续追查下去。说明泰特作为机器也是有缺陷的,他通过判断对方有没有撒谎来确定双方的合作没有问题,而维卡只要刻意掩盖一下就可以瞒过他。
而到了后面,49叛逃之后,泰特才意识到出了问题,问题就出在之前失踪的那段时间,所以他很聪明地调出了之前和49号维卡的通话记录,确定了目标地点,再次派出无人机,那段记录不是泰特和52号维卡的通话,很多人都搞错了。

19、 茱莉亚为什么一开始没有认哈珀?
醒来之后面对的是一个不认识她的维卡和哈珀,她肯定不会随便说什么,因为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所以她才说,在拿到飞行记录以之前,什么都不会说。

20、 无人机那么难对付,为什么109号一下子就被茱莉亚开枪解决了?
之前说过,109号一直没有装甲,仔细看就清楚,109号是没有白色外壳的,所以他就是个活靶子。

21、 为什么52号维卡没有看到49和52号哈珀的情况?
49号哈珀遇到52号维卡之后,维卡说了一句,无人机越界之后,通讯就断了,所以她当时看不到情况。

22、 为什么52号维卡没看出49号哈珀?
哈珀的脸没有变,维卡没注意到细节问题是正常人的反应,就像你不一定注意你同事每天穿什么衣服一样,不会因为衣服变了就觉得不是同一个人了,更何况还只是衣服的小细节有变化。(再说52号的维卡绝对不回提前想到会有克隆人的存在。)

23、 关于本体哈珀的回忆
49号哈珀飞往泰特的时候开始听飞行记录,后面穿着黑色宇航服的哈珀就是飞行记录仪中回忆的本体哈珀,这里49和本体回忆是一直在交替进行的,很常见的蒙太奇手法,很多人没看懂。

24、 结尾处一个不太恰当的翻译
泰特问哈珀为什么带茱莉亚来,哈珀的回答是we are more effective team,翻译成我们是更有效率的搭档比较好,这正中泰特的心思,而不是国内翻译的最好的搭档。

*以上纯属个人观影看法

 2 ) Oblivion和Big Dumb Object

一般来说我看电影,见到汤爷分数会预扣50%。Oblivion同样。但是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倒是改变了看法,这是一部不错的科幻片,至少比同一个导演上次拍的Tron Legacy要好。
Tron Legacy是我很不以为然的一部电影,我曾经还写过一篇评论批评它(http://movie.douban.com/review/4579075/)。Oblivion在故事上比Tron要丰满不少,当然现在来看还是比较单薄,显得导演掌控能力不足。但是我看这部电影把分数加上去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唯一原因是那艘外星人的飞船,那艘纯粹的四面体外形的物件。
说起来外星人飞船到底什么样大家没人知道,毕竟没有谁真正见过外星人。UFO一般都是飞碟状的,这个形状可能是人类大脑的某些方面作怪,跟外星人自己没什么关系。于是我们一般从科幻小说或者电影里来寻找一些答案,Oblivion我不得不承认交出了一个相当漂亮的答案。
这个答案就是“无”,一部真正优秀的科幻作品所给出的答案。与拉玛相会中的拉玛飞船是一个简单的圆柱体;2001中的独石,1:4:9;Eon里的“土豆”,用婚神星改造,内里是一个延伸至无限远的圆柱空间;环形世界则是一个围绕着恒星的环带。这些经典科幻中的经典外星造物都是庞大神秘而不可言说的物体,正所谓Big Dumb Object。它反映了经典科幻里最经典的母题:人与未知的相遇。这种由巨大的神秘而超越人类理解能力所形成的造物所激发出来的感情,正是“康德意义上的崇高”:人类被自然规律之伟力和其中蕴含的美所感动。Oblivion里的这一艘纯粹四面体构成的飞船也符合这样的特征。导演到最后都没有揭示这些外星人的样貌、形态、面目、从何而来、去往何处,以及他们来地球的终极目的,这是很符合科幻精神的做法。除开影片里设计精美的飞行机械,住宅和装饰,对我来说,这艘纯粹的有着神秘外星精神的巨大飞船更加让我感动。

 3 ) 对于评分的几点疑问

原来一直比较相信豆瓣的评分。
现在,却觉得好像水军真的太厉害了。

这部片子,居然只有6.6分。

呵呵。

-------

最近看了好多电影。无论国产,还是好莱坞的。
总觉得都不怎么样。
尤其是编剧。
但是,豆瓣的评分却都不低呢。

《钢铁侠3》的剧本总算还勉强及格。

Oblivion的编剧如此的之棒,豆瓣的评分居然只有6.6?
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虽然节奏有些缓慢,但是却总能一波一波的抖包袱,总能在你刚刚有睡意的时候,给你来点鸡血提神。

电影的取景也非常棒,在电影院里面完全能感受到 空旷无际 的苍凉。

确实是这一年来最好的电影之一啊。

所以,看来从现在开始不能完全迷信豆瓣的评分了。

呵呵。

 4 ) 一切的美来自“华而不实”

聊一部电影,争论艺术高低有时就啰嗦了,顺着心说些东西反而痛快。就说这部电影,许多人批评这部电影薄弱的故事,但我一个人去影院刷了三遍。我被电影里一种“华而不实”的美,一种末日后绝冷伤感的气质吸引。

看到大家都在纠结电影的故事如何,先说电影里的爱情,这是本片被一些人骂得特别惨的一个点。其实电影里的爱情看是故事核心,其实只是一个荒诞的外壳。如果要认真讲述这个所谓的爱情故事,那朱莉才应该是主角。你想,她在太空沉睡六十年,醒来后夫妻情谊虽恍如隔日,面前却是丈夫的人形拷贝,真正的原配已经死了……妻子身上的戏剧冲突更加巨大。但电影却是以克隆人49号的视角展开的。49说,我不是他。用这样一个失去记忆的克隆人,来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可谓费力至极。这部电影并不着力于爱情。

我们重新审视一下这部电影。电影中至少三次出现一段话:人怎么死去才好?那就是为了祖先的足迹,还有信仰的圣殿(For the ashes of his fathers,And the temples of his Gods)。这段话是理解或者感受电影的方向。一个人和命运战斗,如同历史英雄贺雷修斯,在桥上面对千军万马。不仅是无数的硬仗,也有难以冲破的迷雾和困惑。这个电影传递的就是这样一件带有冷气的热血故事。

但即使我这样洗白,本片也把这个热血故事讲得有点无聊。但电影中的“冷气”才是精华,这是一种华丽的冷感美。

电影一开始,导演视听和美术设计就在营造这种冷感美。科辛斯基在故事能力上还需加强,但他对场景的描绘都有不遗余力地精心处理,处理后的末日世界荒凉而有意境,逻辑上符合设定,艺术上又不落俗套。真正让我觉得激动的,是里面许多未来世界的质感和我的一些梦境类似。我甚至想和导演见一面,聊聊他是怎么做梦的。我相信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也有类似的感觉。 当科辛斯基的创战纪上映时,同去电影院的朋友竟没有一个喜欢的,都觉得受不了薄弱故事之上的视觉风格,认为喧宾夺主。但我当时就喜欢上了这个人的视觉风格,那种华而“不实”的风格。有时故事并不是一个电影的基石,电影世界的表象才更具深意,你眼前的美的本身就传递了足够的信息。Oblivion是遗忘,淹没,赦免的意思,我愿意在这部电影营造的世界里忘掉很多,此时叙事就没那么重要了。

虽然说了这么多没道理的个人感觉,但我相信这种感受才是一个电影的真正内核。如果看电影开始变得理性,那观赏即失去乐趣。

 5 ) 硅基生物最终还是败在了对人类“情感”的认知上

之前看到一句评论比较认同,大意是观影科幻片,你要做的并不是挑刺,而是以此来激发你的脑补——今儿“wow,原来可以这样”

对于此片一些所谓的BUG,其实也可以这么来做,毕竟2小时的片子,不可能把所有细节交代得面面俱到。

如果说全片前面2/3的内容基本理解无碍,那么从52号出现开始,一些需要观众自行演绎的情节就来了。

       1、外星母舰被毁,其它数字组的克隆人何去何从?
2、绞杀其它人类,却唯独需要运送女主角的理由?

———————— 以下只是我的脑补:
 
  解释一:母舰被毁之后,无人机立马都毁了,那么可能杰克的所有克隆体所在的塔台和飞行器也都会有自毁程序;一般情况下杰克的克隆体出行和生活要么是在飞行器上,要么是在塔台上,所以说在当时和启动自毁程序的塔台或者飞行器一同毁灭了————但是,52号的飞行器被49号劫持了,52号被49号从“塔台——飞行器”的系统中隔离了出来,所以最后只有52号活下来。
  
  当然你会说“也有可能有个别的杰克克隆体在当时正好下了飞行器执行任务呢”,那么就看我脑补的解释二,同时解释为什么要把女主角运回去:
  
  一切要从杰克和维多利亚和泰坦的第一次接触说起。
  
  起初泰坦只捕获了这一对地球人,打算以他们为原型创造克隆人。根据对这俩人生前最后行为的分析——维多利亚拍照、对杰克的暧昧等等,作为硅基生物的造物主作出判断:这种碳基生物最佳的合作方式就是一男一女的couple,同时两人会以一种名为“爱情”的情感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因此,全片中母体反复提到“你们是否是最佳拍档”,这是对这种关系的暗示。
  
  于是母体将这两人的恋人关系作为记忆和维系两人行为的记忆在克隆时植入——但是,硅基生物始终还是败在了对“爱情”理解的偏差上。维多利亚对杰克的感情是暧昧——从杰克的回应来看,杰克对维多利亚也并非完全排斥(茱莉亚的的身份是俄罗斯宇航员,所以她和杰克的关系可能是在训练过程建立的,同时很可能在训练过程中,维多利亚与杰克也产生了一点暧昧)——而杰克的真爱是他的妻子茱莉亚。
  
  也正因为对茱莉亚的思念,才使得杰克克隆体一直存在着BUG——造物主设定的“一男一女couple”的组合存在BUG(事实证明不止49号,52号也有类似的回忆片段闪回)。因此当造物主发觉杰克找到自己真正爱人的时候,它决定修正“一男一女couple”组合的bug,就是销毁维多利亚,以茱莉亚代替,所以才会要求杰克把女主角带回去。
  
  然后回到问题一,之前造物主已经展示过了“利用无人机进行抹除克隆人”的行为,所以既然要建立以“杰克+茱莉亚”为基础的组合,自然会先启动抹除“杰克+维多利亚”组合的程序,因此除了被49号绑架的52号,其余所有杰克克隆体在49号决定返回泰坦之时,就被造物主先行利用无人机“格式化”了。
  

 6 ) 这梗其实已经不新鲜了

诚然科幻电影的创新已经进入瓶颈期,看什么都有个如有雷同的影子。
比如这部电影,克隆人--可以看到好多部电影的影子,不过编剧功力还算行得通,虽然俗套,但是并不是太生硬。
克隆人的觉醒和反抗似乎是恒古不变的定律,当然了,这也是克隆人和真正的人类之间永恒不变的矛盾所在,克隆人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类,主宰地球,这个想法其实非常的可怕,但是目前也无解,就想机器人是否会在未来取代人类一样。
所以克隆人究竟意义上到底算不算是个独立意义上的人类,恐怕以后的电影还会对此深挖并且阐述观点,只是希望这个梗能够玩得更深入更启人深思,而不是表面肤浅的重复。

 7 ) 被游戏化的地球往事

说《遗落战境》抄袭《月球》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任务,科辛斯基七八年前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远比《月球》上映早得多,顶多算是题材撞车,而且这两片的叙事诡计在科幻小说里并不新鲜,全看导演玩法。真正对《遗落》有影响的应该是《全面回忆》,两者在模式在颇有渊源:主角在大半截故事里当了反派的棋子,随着记忆的失而复得转换阵营,各有两位女搭档分担前后段戏份。两部影片根本的区别在于,《全面》的冲突源于人类内部矛盾,实质上并非洗脑而是“洗三观”,阿诺的两个身份都对反派的恶行了如指掌,帮助哪派取决于他的良心,而《遗落》属于种族间矛盾,只是单纯抹除记忆,一旦阿汤回忆起真相,选择何方阵营就不再存疑,剥离了世界观,剩下个洗脑技术主导的谍战故事,远不如《全面》来的深刻。但在平均智商日渐下滑的好莱坞,本片的悬念还属值得一嚼。

科辛斯基在前作《创:战纪》展露的标志性导演风格得到了延续,概括为:硬件过硬,软件太软。《创》中无可挑剔的游戏场景这回被搬到了现实,依然虚拟的十分猖獗。一尘不染的居室,摆放有致的家私,婉如CG的游泳池水,弧线完美无瑕的飞行器,高深未来感充盈的母舰内部,连每一块碎落的石屑,每一丛燃烧的火焰,都仿佛用黄金分割比丈量过,构图之精准,模型之细腻,打光之恰如其分,足以满足任何最挑剔的强迫症患者。虽然匠气略重,且在艺术水准上天壤之别,但笔者还是想拿《遗落》比一比《2001:太空漫游》,这才叫用来“看”的科幻片。

不幸的是,科导对待演员也像布景一样机械,只求精确,缺少自然。两个汤女郎,喜怒哀乐都仿佛编程的结果,收放算是自如,但总让人觉得不是发自内心,比《普罗米修斯》的机器人更像机器人。老影帝弗里曼只走了过场,留下点雪茄、讲故事、开大炮几个造型。阿汤哥这回演的如鱼得水,一贯的模特演法与科导不谋而合,大放异彩,pose频出,有拿枪的,有愁眉不展的,有慷慨赴死的,也有旧情复燃的,但你可别指望他会在同一个场景里有两种表情,不过那张看了30年的老脸依然精致,点缀光鲜浮华的未来世界绰绰有余。

从现有的两部作品看,科辛斯基长于展示奇观、发现新世界和整段动作场面的把控,熟练的在感官刺激和心理悬念两方面一点点向观众施压,影片开头建构世界观的阿汤独角戏,以及之后发现幸存者,空战无人机和驶向母舰三场,都有令人无暇松懈的张力。但每逢细腻的感情戏,就滑落成可有可无的温吞水效果,男女对手戏毫无火花可言,一安静下来就闷场。影片定为PG-13,血腥暴力必须克制,中弹的人体被直接轰成碎末,无人机爆破后成一团金属浆液,也是《创》的游戏化设定,更强化了影片的器物感,和主角的情感表达一样,冷冰冰的不好亲近。

找硬伤是看科幻片的一大乐趣,往往能弥补影片本身所欠缺的娱乐性。《遗落》格局铺的很大,但排除“导演最终解释权”,实打实的大硬伤并不多,笔者起初见那无人机明明机动性超强,却在攻打基地时跟弗里曼来个“勇敢者不让道游戏”,心想真是乱来,但之后寻思,这是老黑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光时刻之一,何必责难。其实具体到此类人和机器或高智能全面(注意必须是全面)对抗的科幻片,无论《独立日》还是《终结者4》,真要仔细琢磨,都是有硬伤的,而且无法避免,原因很简单:从逻辑上说,人类肯定不是敌手,正如北美土著终究会被欧洲移民击败,但既然电影是拍给咱们看的,人类就不能输,所以有必要再三诉诸人类潜力的喷薄,灵光的闪现,人性力量的究级爆发,最后用某种作弊战术制胜一击,力挫强敌。

无需成为科学家,我们就能挑出好莱坞科幻片的许多毛病,但作为一种艺术类型,科幻片追求的不是科学细节的完满,而是用故事触发我们的感情开关。包括《遗落》在内,科幻片中的高科技都只是人类的陪衬,以突出故事所强调的人类文明胜过机械力量、感性可以战胜纯理性死物等命题,并在最后回归一个世俗意义上的亲情爱情圆满(本片最后如果活了两个杰克•哈珀该怎么办)。人类并不完美,也无法达到完美,但通过虚拟的影像洗礼,可以使我们正视这种不完美,体会、珍惜人性的可贵,并刷新对勇气、责任、选择、牺牲的认知,这是科幻电影的现实意义,向其文化波及者打开了自我完善的精神通衢。杰克•哈珀在银幕上行走过同样的通衢,终于促使他由成千上万个克隆体中脱颖而出,化作他(们)崇敬的古罗马英雄般的传奇。

文/方聿南

 8 ) 一个没有了人类的星球是这样的美丽

1、我觉得我和导演一样,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尽管开头出现的纽约市,是那么的熟悉和热闹,但我不觉得美,只是怀旧。导演可能也是这个心理,你看他把废墟整的多漂亮!小河蜿蜒,顺流而下,瀑布映着永恒的夕阳,爆了的月亮还是横亘在夜空中散发着悲怆的幽光。这要是摄影集或者画册,我肯定爱不释手。 2、说导演抄袭《月球》,这太严厉了。其实我一直觉得知识产权是很霸道的一个东西,我就不信如果当初哥白尼不发表日心说,我们到现在就还是生活在混沌中,人类的智慧不会只属于、依赖某一个人。相似的故事构思,每天每夜都在人们脑海里产生。所以我们老看见“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字样。有时候,真就是tmd凑巧了。 3、配乐是真赞。就是稍嫌浪费。我个人再一次与这片子的口味不谋而合,喜欢一切假大空的东西。这片子如果只是配乐的mv,那我又爱不释手了。可是我始终觉得,配乐在电影里出现,是烘托感情升华故事意义的,可这片子,既没有很强烈的感情也没有很复杂的故事。搞这么宏大的配乐,干毛呢? 4、我看的是IMAX版本。三层楼高的的屏幕真是过瘾!导演说本片子不拍成3D是因为,3D在色彩和亮度上都赶不上2D的IMAX。说白了,他就是个视觉系,就不是个很想讲故事的人。亲们就表太苛求了。

 短评

看点之一:Jaime Lannister披上黑袍。看点之二:回家的诱惑上演太空版。

5分钟前
  • 弄臣
  • 还行

这么好的片子,怎么才这么点分,打分的都看过了吗,真是不懂

9分钟前
  • 管埋员
  • 力荐

虽然剧情糅合了很多经典科幻片的类似设置,但内核还算是相当深刻。尽管影片有诸多不科学的设计,强大的特效和配乐还是加分不少。

12分钟前
  • Carf
  • 推荐

这个片的设定不能细想。本来被结局煽到想多给一星,结果那还不是结局。。。女主长相=姚晨的上半脸+黄晓明的下半脸,真的大丈夫?最后,这片的预算拨一半出来让邓肯-琼斯给《月球》加俩外景、安排几场打斗,多好。。。。。。

13分钟前
  • 猪大腿
  • 还行

此片看IMAX太不值得了。阿汤哥六层楼高的大脸有什么看的!!!

14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这片拍得真干净啊,主角那种银白色的服装,简约又非常有限的室内道具。外景也都是些空旷的地方。倒想起乔治·卢卡斯的《THX 1138》,也是特别干净的布景。转折和设定其实都还行,就是吸引力很一般,这就是导演讲故事能力的问题了。另外,这人真是爱电音啊,从傻朋克到M83

1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SF劳模和弑君者倾情奉献的科幻上乘作,剧情和演技都很信服,无硬伤。音效剪辑绝佳,OST复古激越,情怀十足。也许是今年除了ST和MOS外最好的科幻片(不要相信6.5的评分,豆瓣仍然是小清新的地盘,他们就喜欢闹腾的非人类一家亲带他们回童年)

18分钟前
  • Rebel Scum
  • 力荐

谁说不好看的,来找哥~哥奉陪到底~

23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如何辨别真假阿汤哥——论在鼻子上横一刀的必要性》

24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惊艳!完全超出预期!(今年暑期档最有诚意大片—因为这货是2D的

29分钟前
  • 王一
  • 推荐

设定很带感(倒霉催的宇航船叫odessey,of course……)剪辑特别利落。硬是搞出了hardcore的调调。但是导演不给力,几个地方表错情。从空战狙击drone到基地自卫反击战的情节都没调起来,白瞎了。妹纸渣演技,大概知道自己的老公储备丰富所以都不走心。摩根大叔美国好酱油。

31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也就是说这个女银起码有52个老公,啧啧啧。。。

34分钟前
  • 林夕の辞
  • 还行

有诚意,没新意

36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还行

开始是一部《全面回忆》,前妻登船后变成了香港电影《前度》,后来镜头切入《007》,继而迅速惊天逆转进入《黑暗骑士崛起》,就在你恍然大悟原来该片是《月球》的时候才发现,其实是伦理哏的《太空堡垒卡拉狄加》。116号超萌,结尾准确切入《2001太空漫游》 。

39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还行

其实挺喜欢这个科幻悬疑故事,世界观设定和场景设计都很有意思,特效也很棒;不过问题还是出在科辛斯基的掌控和叙事能力不足,故弄玄虚,节奏乱,叙事断层,不少突兀和画蛇添足。另外他真是配乐控,上次是Daft Punk这次找来M83,各种恢弘澎湃再次喧宾夺主。

4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看过Moon以后任何同类型的片子都被比成渣了!这简直就像Total Recall、I Robot、Waterworld的大杂烩。前邦女郎根本就是吃干饭的!除了当个花瓶啥作用都没有,还是个长得非常一般的花瓶。摩根弗里曼拯救世界。Jamie Lannister打了个酱油。画面和配乐都不错。最后,52号你要不要这么无耻!!!

46分钟前
  • 叉叉
  • 还行

如果在家用高清电视机看,你也许会觉得它就值两颗星,你需要去电影院,因为这是一部需要欣赏技术的电影,还有用技术制造的科幻视觉奇观,Sony CineAlta F65摄影机带来的高分辨率摄影让人很震撼。忘了这个早让你感觉如有雷同的故事吧,在摄影和M83的年度原声面前,剧情和阿汤哥都不值一提了。★★★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一个老公死掉了,千万个老公站起来!

52分钟前
  • 颜小兽
  • 还行

49号光荣献身,于是52号跟他老婆好上了这么一个励志故事。

53分钟前
  • minhe
  • 还行

真是人之砒霜我之蜜糖,我很喜欢《遗落战境》!可以给四星!设定气氛都很出色。有非常地道的科幻感。剧本不算特别出色但已经很流畅,对角色刻画也够细腻。远比新版《全面回忆》之类强。在激昂的电子乐中,一种宏大悠远的情怀显得颇为动人。这年头能给我触动的科幻片不多,强烈推荐给科幻迷!

57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