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第一季

欧美剧美国2014

主演:洛伦佐·里凯尔米,本尼迪克特·王,陈冲,瑞米·许,朱珠,郑启蕙,黄经汉,阿马尔·维克德,陈琼华,尹成植,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邹兆龙,达尔文·肖,劳拉·莫兰特,布莱恩·何,Tom Wu,马赫什·扎杜,Uli Latukefu,劳伦斯·马克奥雷,张家扬

导演:乔阿吉姆·罗恩尼,艾斯彭·山德伯格,丹尼尔·米纳汉

 剧照

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2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3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4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5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6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3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4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5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6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7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8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19马可波罗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00:14

详细剧情

  因《纸牌屋》声名鹊起的Netflix,确定涉中香艳动作宫斗片《马可波罗》首播日期确定为12月12号。讲述宋元之间的权力之争。陈冲、朱珠饰演蒙古王后/公主。《权利的游戏》导演参与拍摄,整季投资六千万美金,超过权力的游戏首季,床戏尺度也是不输权力游戏....

 长篇影评

 1 ) 高原烧开水



因为马可波罗,所以去找了真金太子扮演者Remy Hii的参演资料。
估计华裔外表所限,09年出道的演员,演出项目不多,马可波罗算是推了他一把,youtube上有他主演的短片《Kiss》,导演是Alex Murawski,他演得挺不错的。毕业于NIDA(悉尼国家戏剧学院),科班出身,也因为参演《Better Man》拿过一个奖。在马可波罗里,小心眼无安全感的真金太子也演得过关。年纪不大,前途光明。
看采访,他更像是个话痨。
演员演技好不好,一部分由导演决定。我个人想法,如果一个演员,不同的故事里有不同的个性,不论演得好不好,总归是根苗子。
最怕演什么都一个模样,没救了。
Remy Hii演得认真,我感觉总差了一点点,这一点点就像高原海拔,水沸腾了,也够烫,但是没开,怎么都烧不开。有此感慨是因为以前一同学,演得不错、挺好,就是温热开水效应,烫人没问题,灭不了菌。
我希望Remy走出一片天。
因为好久没看到这么古典的丹凤眼了。

 2 ) 一个男人的一千零一夜

 

    “后来,他终于抵达伊希多拉,这儿的建筑物有镶满螺旋形贝壳的螺旋形楼梯,这儿的人制造完美的望远镜和小提琴,这儿的外国人在面对两个女性而犹豫不决的时候总会邂逅第三个女性,这儿的斗鸡会演变成为赌徒的流血殴斗。 ”就像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的一样,从威尼斯远道而来的马可波罗,靠着这些一千零一夜一样的奇妙故事,吸引住了元大都的可汗,忽必烈。

    在悠远绵长的呼麦声中,忽必烈治下的元大都各色人种混居,蒙古人最尊贵,色目人次之,汉人和南人居下等。而对外,蒙古军队所过之处,如不投降,直接屠城,将百姓像肉串一样刺穿在木桩上,以至于欧洲人提起忽必烈也称之为“大魔王”。

    但是,这是改编啊,就算还原了蟋蟀丞相贾似道,街头流窜的昆仑奴,波斯税务官与汉人通婚等等细节,还是不能避免亦真亦假的人物设定:

【百眼】
  剧中传授马可波罗生存之术的武功高人盲人百眼,其实真人亦有出处。在马可波罗在游记里曾提到,攻打南宋的大将伯颜,人称有一百只眼。编剧大概就根据“百眼”这个名字创造出这个角色,还成了马克波罗的功夫老师。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战】
  马可波罗并没有在游记里写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打仗的事儿,他记载的是另一场战争,即忽必烈与乃颜之战,可这就是侄子和叔父之间的战斗了,跟兄弟之战没啥关系。编剧大概为了突出戏剧的张力,非要说忽必烈和阿不里哥在大蒙古包里丢嘎啦哈,回忆童年,然后第二天寄来一堆断掉的箭头,表示——一场血战即将到来。


     9000万美金一集的巨资投入,制作单位Netflix在场景服饰上都力争华美,令人尤其难忘的是片头制作,特效模拟泼墨作画,呈现山河壮阔,鹰击长空,骏马奔腾等场景,配乐辅以马头琴和呼麦,你会明白,马可波罗来没来过东方不重要,他的游记和这部美剧呈现的,都是西方人想象中最具侵略扩张性的东方。
  

 3 ) 美国人真带劲

根据生化危机,变形金刚等翻拍的电影来看,这部马可波罗也是美式胡诌八扯乱改的爆米花电视剧难以免俗。 马可波罗本身在历史上也是个有带争议的角色,而瞎道士宰了南宋丞相也真是佩服导演什么都敢编的勇气。 南宋在历史上先被辽虐,后被金虐,又被元灭。北方4000万宋人被屠杀了3700万。 剩余依仗南部多江川河流导致蒙古骑兵不能施展切断后勤而苟且偷生十余年。靠死了蒙哥,多亏后汗忽必烈自幼已被汉化,用儒家制法来统治汉人。要不然南宋也跟西夏一样,整个民族被蒙古灭绝。 而该剧中居然把南宋难打全推到了贾似道身上…… 这位蟋蟀宰相在蒙哥死后追击蒙军,竟然只歼敌百人……且在得势后杀光南宋抗蒙能人…… 直接导致南宋灭亡却是真的。但是南宋灭亡也得求于汉奸。 涯山之后无中华,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哦。自南宋之后,汉人高度发达的经济,科技,文化,工业都被游牧民族毁灭。 代表东方最高人类文明社会灭亡。 取而代之的是长达一千多年的封建蛮夷统治。

 4 ) 中国味 不太对

上演之前,国内观众万众期待,一说money和boob都可以和冰与火相比,自然群情激动。结果一放出来,骂声一片。豆瓣现在5.8分,IMDb 8.3分。我身边的两个美国朋友Ricky和Sarah都特别喜欢这个剧。其实如果不是Ricky坚持要看,我可能中途就弃了。

大家骂的主要是乱编历史。我其实并不在意乱编历史,但是如果编得比历史还简单,还不make sense,那就不行了。Polo先生走到哪里都是主角光环全开(甚至一句话揭穿阿里不哥的叛乱……),但是我真没感到他有啥personal charisma,反倒是Kublai和Chabi(Ricky硬说Chabi听起来像shabi……)很让人难忘。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战最后简化成了两人在山沟里一对一的厮杀,Benedict Wong胖得都下不了马,竟然还能杀得了人?!大概也是剧组为了省钱。除了最后一集的大战,其他的战争场面全都印象化了,第一场忽必烈的大败仗就是通过壁画展示出来的,其实很有创意。

和以前读哈金之类的用英文写中国的小说一样,美国人讲中国历史都给我一种奇怪的陌生感。其实剧中有很多地方都试图诠释中国文化,多次引用典故,还有一集提到了孙子兵法。但是翻译成英文总是让我觉得怪怪的,要反应一下才知道对应的中文经典是哪个。比如贾似道一直被他人唤做Sidao,我以为是个编出来的人物(因为他妹妹叫Mei Lin,典型的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名字,一看就是编的),直到后来被叫了全名Jia Sidao才知道原来是大奸臣贾似道……又比如皇帝快死的时候Sidao先生幽幽地来了一句:People grow old, pearls turn yellow。原来“人老珠黄”就这么直接表示的?

摄影武打都非常之精致,很值得中国电视剧学习。剧组也很努力地加入很多的中国元素。其实看场景设置,和中国古装电视剧比很有意思。可汗的帐篷,宋朝的大殿虽然关键元素都在,但是看起来就是和中国人的设计不一样。

至于露点之类的,真是不太值花这个钱,露了的演员身材都一般般,也没有拍出美感,和冰火中露一个火一个的差的实在太远。难道是西方人不懂得怎么拍东方的女人体??

虽然是不太对的中国味,但是看一看也还是有点意思的。前几集给了个3星,看到后来,觉得制作实在是太精美,加一星吧~

 5 ) 最后一集简评

玩过游戏的自然懂

忽必烈获得了大科学家“马可波罗”
忽必烈完成了科技“物理学”
贾似道完成了科技“火药”
宋朝进入了启蒙时代
忽必烈的投石机升级到了抛石机
忽必烈的抛石机向襄阳发起进攻!
襄阳的城防已经降为0!
忽必烈的怯薛击败了贾似道的诸葛弩!
忽必烈的怯薛击败了贾似道的长剑士!
贾似道购买了火枪手
贾似道的火枪手击败了忽必烈的怯薛!
忽必烈的长剑士击败了贾似道的火枪手!
忽必烈的长剑士击败了贾似道的长剑士!
忽必烈的长剑士攻占了襄阳!
宋朝灭亡了!

 6 ) 马可波罗害死了郭靖黄蓉?

原文载于今日看点
http://www.todayfocus.cn/plus/view.php?aid=781

话说当年,大侠杨过大战襄阳,为少女郭襄献上三件大礼。千军万马他以“一声清嘶鼓风而至”而威压当场,先是迅速解决了老对手金轮法王,救下郭襄;随即全力投入主战场,飞石打死蒙古大汗,扭转了整个战局,他一个人就将一场千军万马的战斗挽狂澜于既倒,之后大侠,就上华山旅游顺便祭拜洪七公欧阳峰去了,襄阳那可还围着呢,只是暂时没攻破,杨大侠可能忘了,郭氏夫妇可还在那守着呢。
 
郭靖和黄蓉死了,就在襄阳城破的那一天。金庸吧有表述:“在浑身是血几近脱力的蓉儿看见她的靖哥哥力战至最后一刻终于虎吼一声倒下去的时候,她鼓起身体里的最后一丝力气飞跃了过去,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扑在靖哥哥身上,挡住蒙古兵千万把雪亮的钢刀,哪怕这只能延缓靖哥哥一秒钟的生命,毕竟两个人还是死在了一块。如果郭靖还有一丝神智清醒的话,他就会听见蓉儿在他耳边又轻轻唱起了少年时他背蓉儿赴一灯大师处求救时蓉儿唱的那段《山坡羊》的结尾:活,你背着我!死,你背着我!
……
当时蒙古军队已经横扫欧亚大陆,孤城襄阳却攻打了十几年。因为襄阳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这个北边是不可逾越的汉水天堑。那最后襄阳城怎么破的?这时一个卷毛碧眼,抄着磕磕巴巴汉语的意大利人举起了小手——“我!我弄的,我出主意给攻破的,我爹和我叔叔献的投石机。”
 
美国人科姆诺夫依据赖麦锡意大利文本编定的英文本《马可·波罗游记》,专门写有“靠尼可罗和马飞阿的计谋攻取的襄阳城”一节,是这样说的:
这个城市三面环水,仅有北面是陆地。因此,围攻的难题就在于,除了北面,军队简直不能靠近城墙。当人们把这个情况报告给大汗后,他看到在全国其它部分都已降服之后,这里仍独自顽强抵抗,于是心中不胜伤感。
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当时正好居留在帝廷。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觐见皇帝,请求允许他们制造一种西方的机器。这种机器可以投射三百磅的石头。使用它,可以击毁城中的建筑物,并杀死居民。大汗允许了他们的要求并热情赞扬了他们的计划,下令将最优秀的工匠集中起来,让他们兄弟指挥。这些人中有些是聂斯拖利派的基督教徒,是一群十分能干的工匠。
几天之内,他们按照波罗兄弟的设计,造出了投石机,并且在大汗和他的全体朝臣面前进行了实验,当场表演了用机器投石三百磅的奇迹。然后将它们运至军中使用。
当这种机器在襄阳府前架好后,其中一架投出了第一块石头,打在一座建筑物上,由于其沉重猛烈,以致这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被砸塌。居民对这种攻击感到非常害怕,他们以为这和天雷的效力一样,所以马上决定投降。于是他们派出代表,表示愿意归顺,他们所提的条件和其它投降的各城完全相同。
威尼斯两兄弟的妙计,取得了这样的奇效,使得他们在大汗和其它朝臣的心目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了。
    文中所说“尼可罗和马飞阿兄弟”,前者是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可尔·波罗,后者是马可·波罗的叔叔马菲奥·波罗。
 
这时一个英国博士老太太弗朗西斯·伍德忽然跳了出来,指着马可波罗鼻子说:“你这个骗子!大话王……”1995年她著书全面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因为襄阳之战中,元军能够最后攻下城池,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回回巨炮”这种新式武器。
    问题马上就来了:“回回巨炮”是谁制造出来献给元军的?
马可·波罗说是他和他的父、叔,而史料上的记载却是个叫“亦思马因”的回回人。
   《元史·方伎传》:“亦思马因,回回氏,西域旭烈人也。善造炮。至元八年与阿老瓦丁至京师。十年,从国兵攻襄阳未下,亦思马因相地势,置炮于城东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抚吕文焕惧,以城降。既而以功赐银二百五十两,命为回回炮手总管,佩虎符。十一年,以疾卒。子布伯袭职。时国兵渡江,宋军阵于南岸,拥舟师迎战。布伯于北岸竖炮以击之,舟悉沉没。后每战用之,皆有功。十八年,佩三珠虎符,加镇国上将军、回回炮手都元帅。明年,改军匠万户府万户。迁刑部尚书。以弟亦不剌金为万户,佩元降虎符,官广威将军。布伯俄进通奉大夫、浙东道宣慰使,赐钞二万五千贯,俾养老焉……天历三年以疾卒。”
    白纸黑字,写得十分清楚,也许有的读者会问:亦思马因会不会就是马可·波罗?
    这个提问很大胆,但却没有什么价值,因为《元史》上说得很清楚,亦思马因在元世祖至元十一年,亦即公元1274年就去世了(“以疾卒”)。
   亦思马因的儿子布伯这个名字听起来倒是与“马可”相近,但此人也不能与马可·波罗画等号,因为他卒于天历三年。“天历”是元文宗图贴睦耳的年号,天历三年是公元1330年,马可·波罗则卒于公元1324年。更能说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点证据是:马可·波罗死在了欧洲,而布伯却卒于中国。
   “襄阳献炮”事件的另一大疑点是:时间上对不上号。
   《马可·波罗游记》中称马可一家来华的时间为公元1275年,而襄阳城早在两年前,亦即公元1273年的正月就已被元军攻下,何用他们再献炮攻打?!
如果马可·波罗是个大忽悠,压根没来过中国你猜谁最揪心,我猜是Netflix和美剧《马可波罗》的制片人,Netflix早就放出消息,12月12日,Netflix将推出史无前例9000万美金一集的巨作《马可波罗》,该剧再现了这位著名探险家的一生,马可波罗千辛万苦来到东方,赢得元朝大汗的重用,内容不乏战争、权欲、阴谋、性爱及大量中国元素。有记者曾问过《马可波罗》的制片人,如果马可波罗确实是个骗子,他们的宏大巨制还有意义么?制片人相当想得开,他说当然有,及时马可波罗是个骗子《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在当时已经极大的激起了西方人对神秘东方的兴趣,直接催生了哥伦布的大航海,和全球化的开端,这些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总之,马可波罗很可能是吹牛逼,把别人的事安在自己身上了。但美剧《马可波罗》仍旧得按他吹的牛逼来演……不过郭大侠夫妇肯定是被这种“回回巨炮”“投石器”或者后来被命名为“襄阳炮”的东西害死的,有没有好奇,这是怎样一个现代化终极武器。(我觉得文科生可以走下神儿了),或者背下也好,穿越到元朝以前你就可以被重用啦!
 
   襄阳炮在欧洲的发展持续更久,影响更大,曾有记载某公爵亲自操炮三炮就化解了对面城堡的防御和信心。巨型襄阳炮据说可以发射重达140公斤的炮弹(有人记载重达1400公斤的炮弹,但是下面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非常可疑的),而襄阳炮在战争中的表现,前几年的指环王,作过印象深刻的演示。
 
早在拿破仑三式的时候,人们就试图重现这种巨型机械,但是因为不知其所以然,造出的复制品只发射了四枚炮弹就解体了,并且射程很不理想。最近这些年,国外的一些好事者研究重造了一些配重式投石机,并发表了一些理论研究和试验心得,从而让我们对襄阳炮有了一定的了解。那曾经令无数坚城崩颓的投石机是如何工作的呢?下面让我们用配重式的襄阳炮来做一个说明。
 

  “襄阳炮,不就是一个杠杆,利用力臂的不同,把炮弹加速到很快的速度抛出去么?”这话也对也不对。襄阳炮组件中最重要的就是杠杆,但要达到有效的目的,光是杠杆是远远不够的。实际上,理想状况下的抛石机能够抛射的最远距离跟杠杆长度和比例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中学中都学过,要把一个物体抛得最远,抛射角度应该是45度。如果从能量的角度来看,襄阳炮当然希望能把配重下降获得的能量全部转换成炮弹的发射能量。这样的考虑得出的结论就是襄阳炮最大射程为配重在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差乘以两倍的配重和炮弹的重量比。也就是说,如果配重臂下降两米,配重1吨,这门襄阳炮最多能把10公斤的炮弹抛出400米开外。这种估计是襄阳炮射程的上限,那么要把1400公斤的炮弹抛出去的话,这个襄阳炮得多大大家可以自己算。
  上面是最理想的状况,实际上,根据建造构造的不同和设计,襄阳炮的实际射程在这个理论极限的10%到90%之间徘徊,能达到30%的襄阳炮就算是平均水平了。另外这个结论说明配重臂越长越好,这一点可能跟我们的想象相反。另外配重的重量和可以被提升的高度不但决定了射程,而且主要的决定了炮弹轰击目标时携带的动能。这个跟炮弹的大小无关。
  配重臂当然不可能无限加长,配重臂加长使得把几千斤甚至万斤的配重吊起成为异常痛苦的工作,这也关系到襄阳炮结构承受能力。在实践中,东西方的抛石机的佩重臂和抛射臂之间的长度比一般是1:4到1:5。北宋武经总要中的炮这个比例都在5左右,例如七梢炮配重臂长5尺7寸,抛臂长2丈8尺,比例1:4.9。而拿破仑三世重建的襄阳炮的两臂之比达到1:33,显然他认为抛射臂越长,抛出去的速度越快。为了在固定臂长的情况下配重臂下降最多,当然最好发射前杠杆跟地面垂直,实际上因为工程的原因这不现实,这要把炮架架得很高,通常襄阳炮在发射前杠杆和地面成45度角。
射程是跟炮弹重量成反比的,显然炮弹越小越好。一般原则是配重和炮弹重量比例在100:1左右。
西方的好事者donald Siano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在mathmetica里计算了襄阳炮的动力学问题。我们结合他的计算看看襄阳炮如何达到最大的效率。
襄阳炮的原理
 

  最简单的襄阳炮莫过于一个杠杆,一头固定一个重物,另一头固定炮弹,然后在合适的角度把炮弹抛出。这种最简单的炮最大的问题是当炮弹到达45度时,配重只下降了70%,并不能合理的利用配重的蓄能。这种抛石机为了平衡这两个之间的矛盾,抛射要适当延后,最佳角度为抛射角38度,而射程支有理想射程的11%。
  提高射程最有效的一个改进就是把配重从固定式变成悬挂式,这里的原因欧洲的工匠总结为,配重走垂直线比走斜线要好得多。实际上,固定式的配重在下落过程中把更多的能量转化成角动量耗费在发射之后的摇摆之中。悬挂式的配重在下降过程中并不随杠杆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很大的位移,他的位移情况可以从上图中的蓝色轨迹看出。配重是襄阳炮中最重的部件,它能否在下降过程中尽量少的获取动能和角动量是关键。同时,减少角动量可以显著减少配重臂在下降过程中对炮架支撑结构横向的作用力,有利于襄阳炮的使用寿命。
  拥有悬挂式配重的襄阳炮加速很快,计算显示采用悬挂式配重的襄阳炮最大射程可达理想射程的59%,发射角进一步推后,只有22.6度。更进一步的利用了配重的势能差。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最理想的情况是襄阳炮杠杆在垂直地面配重达到最低点的时候发射,而配重处于静止状态。
  悬挂式配重尽可能的降低了配重的速度,那么是否可以尽可能晚的发射而又不影响发射角度呢?
古代襄阳炮中的抛石索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如前面的抛射示意图,具有抛石索的襄阳炮炮弹发射角度跟杠杆所处角度有很大不同,掌握抛射时机可以由抛石索的挂钩角度决定,最佳情况下,发射距离可以达到理想距离的83%,这时,杠杆跟地面垂直线夹角13度,而炮弹以约45度的方向抛出。抛石索的长度大约与抛射杆的长度相当。
  襄阳炮并不是总是抛得越远越好,虽然抛得越远意味着炮弹的动能越大,襄阳炮也更远离敌方的打击。天堂王国中守卫者在战场中划分400吗;300码,150码的标记线,他们是怎么瞄准呢?从上面可以看出,襄阳炮得瞄准可以从调整配重重量下手,也可以从调整抛射角度下手,实际上后者更加方便一些,只要控制抛石索脱离挂钩的时间就行了,现代西方好事者用在挂钩上添加木环的方法来提前抛出时间,他们可以控制到每加一个木环炮弹落点靠近5米的精度。另一个办法就是改变抛石索的长度,这一点也很好理解,缩短抛石索的长度可以使抛石索围绕挂钩旋转的角速度加快,从而提前抛出炮弹。具体古代工匠是如何瞄准目标的,估计他们都会从自己的实践经验出发,提出自己的办法。
  襄阳炮是古代巨型而又简单的攻城器械,直到火炮出现100多年里,巨型投石车因为它材料的广泛性,巨大的打击能力,对气候的容忍程度依然统治着战场。而古代工匠的智慧,是这一庞然大物能够发挥作用的关键。
    
当年徐克的东方不败虽然徒手接洋枪洋炮然后高喊“你有科学,我有神功!”,可说到底,郭大侠夫妇,还是被这如今看起来如此落后的,前现代机械装置给害死的……


原文载于今日看点
http://www.todayfocus.cn/plus/view.php?aid=781

 短评

一种西方对东方世界的奇怪幻想,内核是维京蛮荒时代的那一套,凶杀、暴力和性。所以我就说了,欧洲那种小城邦机制的政治体系,是无法理解东方皇室政权的内部斗争的,因为西方的传统里大概没有厚黑、中庸、权谋这样的概念,所以只能把所有东西都放在明面上呈现,这样很搞笑。总之,还是有意思的。

7分钟前
  • 嗷呜
  • 还行

这部剧在中国争议很大,大家都忙着挑刺,都觉得篡改了蒙元史。认真你们就输了,人家只是利用本来就有争议性的马可波罗这角色来演绎另一出美国人喜闻乐见的宫廷情色历史剧。(这部剧每集片尾曲都是Altan Urag,也是我很喜欢的蒙古乐队)

9分钟前
  • 69.DDC
  • 推荐

其实很好的

13分钟前
  • 扎学家施耐庵
  • 力荐

在中国人已经拍出《北平无战事》的时候,美国人只能欣赏《马可波罗》这样的烂剧,可见美剧是没救了

18分钟前
  • 张小强
  • 较差

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总是有偏颇,这一部对南宋的地位定义大有问题,更不用说历史地理上的诸多错误了。个常年在好莱坞跑龙套的华人演员终于翻身做核心,忽必烈、百眼等几个演员的表演的确很给力。

21分钟前
  • cavalry
  • 还行

其实作为架空历史来看的话,并没有有些人说的那么烂。这种娱乐剧,去追求什么史实本身就是脑残才对。片头的水墨设计非常精彩,各种道具布景也明显花了不少心思的。故事么。。。直接无视就可以了,不要抱成见,随便看个两集还是可以的~~个人评价:B。

26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没事闲的看了一集快进后果断弃了!!!尼玛这是啥?!!!第一集的xxoo戏份orz

29分钟前
  • Dita
  • 很差

分数喷这么低,金主不拍第二季了,看你们那什么喷!我就觉得不错,黄牛,西瓜,园林,很好!

31分钟前
  • 厦门雷少
  • 力荐

制作还是很精良的,看的很不错,可是剧情成了眼中刺,总觉得不舒服。贾似道明明不学无术,自称抗元英雄,实则苟且议和,剧中反而是蒙古人爱好和平想签和约,贾似道成了战争疯子,一心抗元。编也就罢了,人物行为与历史完全相反,为了让蒙古伟光正,宋朝收复失地却变成了破坏和平,呵呵。

32分钟前
  • Wico
  • 推荐

剧情如儿戏一般

37分钟前
  • Yurikhan
  • 还行

作为一部网剧制作算得上精良,无奈编剧真的太糟糕了,歪果仁各种不靠谱的主观臆想,酱油男主毫无存在感

42分钟前
  • 兮称
  • 很差

那么多喷子害得我险些错过这部比冰与火好看的架空剧

43分钟前
  • 瓦斯
  • 推荐

融了那多钱,研究了那么多大数据,就拿出部这样的烂片?看了两集就再也不想再看了。

46分钟前
  • 安德烈大叔
  • 较差

今天把第一季看完了,不讲历史,感觉此剧值得一看,暴力,色情,剧情都不错,不知道为什么豆瓣那么低?

51分钟前
  • 八点整
  • 力荐

13-14世纪欧亚大陆的历史是人类历史超级大融合的时代,那么多错综复杂的人种、宗教、文化,仅成吉思汗的子辈、孙辈就可以看很久很久,影响着今天的世界,充满遐想所以期待。蒙古的历史比元朝蒙古的历史大了去了,可惜总被所谓“爱国历史”误导。此片制作算得精良,大致反映了当时的状况,宫廷政治的肮脏与荒淫,是最稀有且真实的看点。马可波罗原著虽是监狱口述,真实性有些许水份,但不影响反映真实历史。韩裔演当时的蒙古人还是有点风骨。

55分钟前
  • Lanlantank
  • 推荐

据称是史上耗资最大的美剧...先抛开史实和英文对白不说,光场景布置、人物设定、化妆服饰道具音乐都是良心制作啊!怎么评分这么低?看看开头的水墨丹青,民族配乐改编就满满好评,汉文化元素一分不少,蒙族气息扑面而来,虽然剧中女子都是脱了又脱…期待第二季!

58分钟前
  • 尼尼尼奥
  • 推荐

如果说日本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是“我想了解你,但了解得还不够准确”的话,那么美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误解则是“我根本就不想了解你,我只想拍我大好莱坞肥皂剧,然后套上你的壳“。这片既不中国也不蒙古更不欧洲甚至并不美国,它仅仅是好莱坞。每集主题:男2男3互掐,男1泡妞。豆瓣6分,IMDb则8.4分

1小时前
  • [己注销]
  • 还行

黄皮肤的人操着流利的外语一边做爱一边拉家常显的太诡异了。。。

1小时前
  • 恶魔奶爸Sam
  • 还行

从布景、服装和道具来看,本片投资还是不小的,制作也比较精良。虽说比不上《冰火》《斯巴达》这种神作,但也算是用心之作,只不过因为可选择的亚裔演员太少了,在角色方面拉低了本片的整体分。三星半推荐。

1小时前
  • 大侦探凤梨
  • 还行

弃了,太难看了

1小时前
  • 加州站街男孩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