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韦绍兰,罗善学

导演:郭柯

 剧照

三十二 剧照 NO.1三十二 剧照 NO.2三十二 剧照 NO.3三十二 剧照 NO.4三十二 剧照 NO.5三十二 剧照 NO.6三十二 剧照 NO.13三十二 剧照 NO.14三十二 剧照 NO.15三十二 剧照 NO.16三十二 剧照 NO.17三十二 剧照 NO.18三十二 剧照 NO.19三十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6 15:14

详细剧情

《三十二》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是一部纪录片。“慰安妇”这三个字,曾经在多少中国人心里被披上“中国耻辱”的外衣。曾几何时,又是多么敏感的一个词。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个中国人心知肚明。  尘埃无足 轻重,所以无人留意,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飘落的尘埃,足足三十二秒,隐喻着我们的视角和态度,讲述这一段真实却“随风飘落”的故事……  荣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永久馆藏  2013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蔡涛)  2014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5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 展-特别奖  2015美国里士满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展映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  马尼亚人权国际电影节  英国梅德韦视野电影节  美国纪录片电影节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观看地址:http://www.iqiyi.com/v_19rr9p3eqk.html  预告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RLUdweMLfg/

 长篇影评

 1 ) 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

最近二十二热映,它的姊妹篇三十二又被提及!

前几天看朋友发了朋友圈,看了桂林奶奶的诉说,真的很悲痛!

庆幸的是有人愿意去把他们那段悲痛的历史的拍出来,国人也不再回避!看着二十二的票房步步走高,有更多的人愿意去看待这段历史!

老奶奶讲着,我静静的听着,流着泪听完,是对他们遭遇的痛心!想起之前日本对侵华事件的否认,这些没有人性的东西!

“山路那么滑,自己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这世界这么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没有吃的慢慢来!”没有人能感同身受,她们有多痛只有她们知道,但是他们还努力活着!

 2 ) 最彻底的厌女仪式,和最撼人的女性力量

在《厌女:日本的女性嫌恶》中,作者上野千鹤子谈到战时强奸(以及和平时期的轮奸)除了生理欲望层面外,更是一种强化男人之间连带感的仪式:你做了!就承认你也是男人! 强奸,这一无知可笑的暴行对男人而言就是游戏,而当默默承受了这一切残酷,独自带着伤痛度过漫长、赤贫岁月的90多岁女人缓缓地开口说出:“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人生只愁命短不愁穷”的时候,相信每一位观者都会为女人那股最原始野蛮,大地盖亚般雄厚的“任谁、任何种苦难都拧不断”的顽强生命力量沉重打动。此时,那些或是为了建立男人的自尊、自我认同、男性气概,亦或为了加入战时男性集团“不得不效仿施暴“的日本士兵的残酷游戏,便显得从未有过地狭隘、虚弱、不堪一击。尽管缄默不语,她们这一生或许都无法原谅施暴者,但她们却凭着一股谁都撼动不了的力量,继续拥抱世界和生命——至今都记得年少时与少男少女们一起学唱歌的美好情景,食不果腹却仍生下无辜的孩子,靠微薄的“政府补贴”顽强活着,尽管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对她们从未流露出一丝公平和善意。 而那个与日本男人生下的男孩,始终在镜头里哀怨这一生:从小就被人欺凌辱骂,生活艰苦吃稀饭就非常满足了,不识字什么都干不了,生病了就喝农药死了算了。他的一生注定背负“日本人”的罪名,一生都只能放牛为生。我想他一定数次怨恨过这位受尽苦难却异常强韧的母亲,尽管我万分不愿意、不忍心他这么去想。但仍我同情他的宿命,因为他的一生注定将在为上一代施暴男人赎清罪行中度过,无人倾听、理解,只有独自承受与偿还那段历史和那些男人本该自发担起的沉重。

 3 ) 她唱得真开心呀,像个少女一样

前几天在家,看了@郭柯35mm 导演的《三十二》。不是新片《二十二》,是之前的《三十二》。看完不知道该说什么,想起小时候的一个经历,本以为不会记得那么以前的事了。

好多好多年以前,那个时候我大概七岁吧,在我们老家十八线山村里,放暑假,和曾祖父作伴。曾祖父,就是爷爷的爸爸,或者说是爸爸的爷爷,俗称太爷爷吧,四世同堂那种。
曾祖父身体很健朗,决定带着我去挑水。当时我应该是比水桶高了不少,但四肢无力,长得跟鸡仔似的。我们爷孙俩带了一个扁担一个水桶,出发去接水。
其实村里的自来水点,离我们家并不远,就出门走一个小巷子,路过村里的学校,再下一个纵深大概五米左右的斜坡,就到了。我们到了,就排队等着。

很快就轮到了,曾祖父上去把水桶接满,先拎到一边,穿好扁担,我俩就开始抬水。其实现在回忆起来,水本身是不重的,我把扁担放肩膀上,可以很容易地站起来。但是我从小没有干过这种重活,肩膀上没有吃过力,被扁担压得特别疼。
这一疼,我就开始叫,走路也晃,还扭,差一点把水桶打翻。从来没有打骂过我的曾祖父,突然生气了,说我没用,笨死了。现在回想起来,不光是我让他有点失望,以及我踉跄的时候可能差点把他也绊倒,所以他吃惊之下有点发火。
凶了我几句,曾祖父那股子牛脾气上来了,他准备自己一个人拎着满满一桶水回家去,手里一使劲,居然真的就拎起来了。我拿着扁担,小心翼翼跟在后面,没敢出声。

怎么也想不起来,为什么旁边会有一个解放军。好像就他一个兵,没有别人,也不知道他是来干嘛的,听口音好像也不是我们村的。也说不定是我的幻觉吧。
反正就来了这么一个穿迷彩的小哥,有点黑,长什么样完全不记得了。他过去拍了拍曾祖父的肩膀,笑眯眯,用普通话说我来吧。曾祖父是挺炸裂的,完全没有不好意思,不吭声,就把水桶放下了,伸手接我的扁担。
小哥看明白了,曾祖父是想他俩抬水,就摆摆手。他回头问旁边一个农妇借了一个水桶,也灌满了,然后一个扁担两桶水,直接挑起来了就走。

曾祖父步子很快,赶在他前面开始带路,我空着手,其实挺难为情的,灰溜溜跟在后面。没几分钟,就到家了,说过了,真的很近。关键是我太没用了,一共就抬着水走了三步,剩下的都是解放军小哥给挑回来的。
进了院子,小哥直奔屋里,把扁担放下,把水桶提起来,往水缸里倒空,一气呵成。两桶水,原本半满的水缸已经满了。小哥笑眯眯,冲我们点点头,拎起刚才借的那个水桶,就往院子里走。
曾祖父一直没出声,这会儿很急地说了一句你等等。小哥已经抬腿迈过门槛了,听到这话,就在门外边上站着,脸黑黑的,背着光看不清表情。

我不知道该干啥,所以也就跟着走出去,站在小哥旁边,看他肩膀,真结实呀,难怪不疼。他顺手擦了一下汗,冲我笑。
曾祖父从里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小哥突然拍了拍我肩膀,说「我都没见过我爷爷」,然后大步就走了。带着风。
然后曾祖父才走到门边上,根本赶不上小哥了。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拿着几个洗干净的果子,咂了咂嘴,冲远处点点头,就又回屋了。
当时我是什么感觉都没有的,后来也从来没有想起来过这件事。直到看完《三十二》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起来了。

曾祖父已经过世很久了,不知道那个小哥现在过得怎么样。之后也从来没再见过他,也再没印象在村里见过其他解放军。但那句话,我突然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我都没见过我爷爷」,小哥笑眯眯地说。他可能以为曾祖父是我爷爷,其实他是我爷爷的爸爸。
但我也见过我爷爷。我爷爷不爱说话,后来曾祖父去世了,我熬夜给他守灵,爷爷担心我着凉,半夜起来陪我聊天。满天星斗,没什么风,虫鸣蛙啼的,非常安静。爷爷慢悠悠地给我讲,他们兄弟好几个,有一半都死在了日本人手里。

很久之后,我有次和外公聊天。外公抽着烟,赶蚊子,给我模仿日语从1到10报数。我第一次知道日语发音「十」听着和汉语的「九」一样,就是外公告诉我的。他说这个一定不能记错,不然太君会上来扇你两个耳光,说「八噶」,你还要说「哈以」。
他后来从伪军里逃出来,徒步跑了好几百里路,才回到家。半中间大雪冻河,他摸着冰面过,一脚踩空整条腿掉进冰窟窿差点淹死,从此落下风湿关节炎的毛病。就算是晴天,只要湿气重些,腿就疼。
那会儿我记得村里人特别喜欢说东家长西家短,最爱聊谁家儿子不孝、媳妇不顺。嚼舌头到了最后,总会有人说一句「人心啊,都是肉长的」。但那天我问外公,说太君把你们都抓起来之后,除了报数还干什么别的事么?
外公没再说话,慢慢抽完了那根烟,说,「日本人啊,没有心的」。

我很喜欢现在的日本,环境好、空气好、人也不错,各方面都挺好的。但这并不代表几十年前的事,我就忘了。
爷爷去世了,外公也去世了,村里老人们差不多都死光了,整个村子感觉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死掉了。
《三十二》飞快地变成了《二十二》,未来几年,可能就归零了。
但这些事,总会有人记得的,至少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会永远记得。
一直等到我强大的那一天,我才会宽恕你。

 4 ) 我不够格同情她,她比我强大

这么多年桥段锤炼下来,泪点很高了,看到后来哭得泣不成声。没有一句旁白,春秋笔法,穿插比对,想说的都说了,而未着一言。人伦惨剧、度日艰辛,不必铺陈,自己想得到。想得到,才哭得伤。

这是真实版的《活着》——“这世界红红火火的...吃野东西也要留着这条命看”,她比我强大,这是真正的张扬女权。我好爱她。

结尾200000开始的倒数,红字刺目,无声处,有惊雷。

 5 ) 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命来看

大概,在中国拍电影已经成了相当高危的产业

你可不得时刻照应着各类观众的审美口味?比

方你拍得有点过悲了,人家就觉得你是在犬儒

式卖惨;可你若拍得过于文艺,人家又拿脱离

现实来解脱你。这不“慰安妇“也成了一个不可

启齿的话题,抗议者还美其名曰地将此当作是

在为当事人考虑,你可少在这里散发同情心了

如果老人们不愿意出镜,主创们强迫了,你倒

可这般说。但显然,她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这样

出来讲述可能具有的价值,事先做了应允,不

然断不可能出现《三十二》中的画面——其所

具有的记录价值,怎么讲都不为过。纪录影像

比文字叙事来得更为有力,它应该被拍下来的

时刻告诉后人历史真相,这种档案价值超越了

一切。《二十二》,我是肯定会去电影院看的

 6 ) 若以为提醒勿忘国人被侮历史,那说明你看的太浅

小时候,

一直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若是电视上出现日本的新闻或者相关报道,爷爷奶奶总是恨恨地骂,“狗日呢小日本鬼子!”

那时候,我粗鲁地认为日本人就是坏。

读中学,

从历史书的课本里,开始了解抗日战争的那一段历史。

我逐渐能理解爷爷奶奶对日本人的那种痛和恨,包括若是提到“去日本旅游”,他们脸上满是嫌弃。

读大学,

周围人开始有不少人出国留学、旅游,回来后对日本的评价都是十分好。街道整洁、干净、舒服、拍照小清新……

而后,每每放假回家,依旧能听到爷爷恨恨地骂日本鬼子,只觉得他们太片面了,并不能看到他们的另一面。

开始工作,

我做自媒体,做新闻聚合类的平台,懂用户的G点,一提到“日本”,网民就跟吃了炸弹似得一样爆发。包括介绍摄影师,若里面含他们去日本旅游、穿和服,一定会被网友骂“汉奸”。

我一边高兴文章的流量大增,一边却又觉得网民十分愚蠢,不分青红皂白,随随便便就职责别人。

看完《三十二》,我此前从未如此深切地感受到日本人的不好。影片里,一位受到日本摧残的老人,未提日本人的不好,却感受得到她曾对“鬼子”的愤怒。

但是更令人伤心的,是愚民仅仅因为憎恨“鬼子”,就如此对待自己的同胞。

我想,影片背后深层的含义,不仅仅是提醒我们勿忘被日本人侮辱的历史,还有国人自身的反思。

佩服并尊敬韦绍兰和罗善学,他们敢于把身份公之于众。

 7 ) 即使离去也不应被忘记

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是个让人感觉沉重的话题,可还有人记得在中国二战期间被日军蹂躏的女性人数是20万?到了2012年,公开资料显示幸存的慰安妇只剩32人。 43分钟的影片记录的是韦绍兰老人的人生,她不过是那三十二分之一而已,秀丽的山水、宁静的村庄,老人缓缓地讲述着她的人生。或掩面而泣、或紧握双手、或默默无言,三个月慰安妇的经历,只是她人生苦痛的开始,她背着“慰安妇”的枷锁承受着丈夫和旁人的责骂,如今的她只能靠几十元救济金勉强度日。 近日看一韩综,中日韩三方代表就战争英雄问题展开讨论。据日方代表描述,日本学生竟然只有两年历史必修课,且只学到1945年为止的近现代史,之后的历史就不学了。中方代表张玉安直言“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受害者们都在学习历史,但加害者却不学”。 几年来,幸存慰安妇人数已少十余人,而现在的年青人知道这一事实的只怕了了,甚至有人把日韩明星奉为神明,但这都不应成为我们忘记那段历史的理由。一旦连我们也要把她们忘记,那这世上只怕便再也无人会记得了。

 短评

明明是顶顶命苦的人 却唱只愁命短不愁穷 却说这世界真好 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7分钟前
  • Collapsar。
  • 力荐

真想叫每个人都去看看啊,不是因为苦难,而是因为伟大。阿婆佝偻着身躯前行,就像背负着整个时代的苦难,当她说自己这辈子多苦多苦的时候没哭。当阿婆说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真好的时候,眼泪和鼻涕就一起流下来了,还没等来哪怕一句“对不起”,阿婆便和这个世界和解了,但你可知道,他们和我们都不配啊。

8分钟前
  • 小城
  • 力荐

我捐过钱。说实话,我很佩服郭导演,没人干的一件事,他坚持了那么久,不惜自己的人力 物力 钱,如果不是他实在撑不下去来众筹,恐怕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这件事。

13分钟前
  • 。。
  • 力荐

希望数字变0之前,我们可以等到对不起。

18分钟前
  • 🐰
  • 力荐

部分男性國人反倒說不該提起「慰安婦」?!不光彩?恥感?敏感詞?喵喵喵?WTF?!二十萬婦女同胞!她們是戰爭受害者,終其一生都擺脫不了,卻仍然樂觀努力地活下去!日本必須道歉!給電影「二十二」捐了錢,希望更多人關注!勇敢正直地活下去!願世界和平!

20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国家为什么每月一千元的低保都不能提供。

23分钟前
  • 都市隐者
  • 力荐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命来看。

27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放《二十二》的现场应该有捐款项目。

31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震撼。历史书上的一句话,有时就是别人的一生。

35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不知道说什么。总是见过更大的悲剧才能知道自己的幸运。

38分钟前
  • 旗帜
  • 推荐

《在这世界的角落》里说,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些中国女性,在人生最悲惨的时候,她们的位置在哪里?她们甚至没有世界上的一个角落。你难你有平屋住,我难住在苦瓜棚。

39分钟前
  • 鲁镇周可儿
  • 力荐

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守则的日本人,曾经做出了最最侵犯他人的事,长达十四年。人生遭遇了如此的苦难,方能对这个世界满怀希望,觉得世界红红火火的,吃野东西也要活下去。桂林的青山绿水,愿您健康矍铄,再多看看。

40分钟前
  • 特首小姐你早
  • 推荐

不煽情,很客观,不能忘却的耻辱。虽然故事人物略显单薄

44分钟前
  • 神神叨叨二百五
  • 力荐

平淡如水的纪录片。只愁命短不愁穷,精准概括

48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战争留下坏的种子,多年之后长出畸形的果实,苦了人整整一辈子。最令人唏嘘的是苦了一辈子,仍恋恋不舍这人世的好。只希望历史的阵痛不会随着32这个数字的缩减而深埋土里。

50分钟前
  • 樹一
  • 还行

世界给我痛苦 我却报之以歌

52分钟前
  • .瑪 德 琳.
  • 力荐

“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世界真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没有吃的慢慢来。”从来没看过这么压抑又心疼的纪录片。从头到尾哭了整整四十分钟,最后忍不住嚎啕大哭,哭得觉得自己的眼泪很廉价。

53分钟前
  • 英恩
  • 力荐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54分钟前
  • 荏苒
  • 力荐

也许她们一辈子都等不来一句对不起了。

56分钟前
  • 夏微
  • 力荐

导演郭柯自己把视频上传到B站给大家看。如果你能抽出45分钟时间,就去看看吧。拍得并不煽情,但把我哭惨了。是的,历史书上的一句话,背后却是那么多、那么多人苦难的一生。而某国的历史书上,连一句话都没有。

58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